引导孩子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生活
1、一.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否过高。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如果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则不易实现,对孩子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伤害,从而挫伤孩子的自信心。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家长更要讲究教育的方式和策略。要尊重孩子,多引导、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不挖苦、不讽刺。家长对孩子上初一后的各种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并尽快地和孩子沟通,找到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契点和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结症”,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
2、二.想想孩子是否缺乏上进心。家长要多琢磨孩子的个性心理,可以找一个孩子非常熟悉的同学,让孩子自己比坂叹蝠咪较二人间的长处和短处,孩子肯定了自己的优点,方能找回自信,同时还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就可能有针对性地在这些方面努力以超越对方。当孩子取得成功之后,不妨再找一个新的比较对象,久而久之,当孩子的行动始终有明确的目标时,就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孩子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3、三.坚持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品德培养。初中阶段是培养品德十分有利的时机,多给孩子提供一些英雄人物及科学家的事例和有关资料,使他们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榜样。同时要认识到,在人的一生中,道德品质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还要防止孩子走下坡路。中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但课外是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拓宽,家长应创造条件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多看课外书籍,参观名胜古迹,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开阔孩子的视野、启迪孩子的智慧,从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四.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及其一生都有重要的意义。要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有的晚上睡觉很晚,有的甚至中午不休息,睡眠不足,精神自然就差,听课效果当然不会好,所以要帮助孩子提高睡眠质量。
5、五.依据孩子现有的学习情况,结合孩子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帮助孩子借鉴一些适合孩子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孩子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总结复习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