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乱花钱时,父母容易犯的几点错误
1、“钱随便花!”这个概念不应过早植入。很多家长,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往往在花钱的时候从不吝啬。在商场或者超市里,会对孩子说类似于“今天爸爸买单,你随便挑!”的话语。面对令郎满目的货物,喜欢新鲜感的孩子,当然会十分开心。可是,这样的行为同样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那就是养成乱花钱、花大钱、不爱惜钱的坏习惯。钱,谁都会花,而且感觉倍爽,还有面子。关键是怎么花钱,钱花到哪里才更加合理。这是父母应该长期教给孩子的。
2、“用礼物代替陪伴”,这个做法很愚蠢。父母为了赚钱养家,往往是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地工作。等赚了钱,父母则会用买礼物的方式,来弥补对孩子的时间亏欠。这样一来,孩子虽然有物质上的礼物,却少了精神上的呵护和陪伴。他们就很容易分不清到底什么才是自己需要的,他们会产生错觉,只要有钱、有礼物,才是最好的选择,从而导致他们开始乱花钱,花大钱。
3、“打个巴掌,再给块糖”,这个行为不可取。在面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的花钱建议时,父母不应该全部满足或者吵骂打闹,最合理的方法是循序善诱地进行沟通交流。虽然孩子会耍脾气,但父母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把原因讲清楚,不给买就是不给买!就怕有些父母,吵也吵了,打也打了,蒸腾了好几天,孩子依旧不依不闹的,父母却开始服输了。既然“巴掌”都给了,那就要收到效果,不然“巴掌”的效能何在?不然的话,下次孩子还会故技重施,以此来要挟父母的!
4、如果买,就不要唠叨个没完。如果你心疼孩子,想满足一下他提出的那些愿望,即使是不合理的,你也欣然接受了。那么,就请作为父母的你,摆正心态,千万别再嘟囔、唠叨个没完了!因为,如果这时你还是大道理讲个没完,不但起不到丝毫作用,还会增加孩子的厌烦感。经过孩子的软磨硬泡,你都妥协了,就不要再叨唠个没完了!
5、“花钱没计划性,用物没节约性”,这个习惯绝对会传染!钱到用时方恨少!现在的年轻人,花钱大都是如流水,毫无计划性,所以才出现了月光族、啃老族等。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只图自己快活,不为明天着想。可是,谁能保证明天自己不用钱啊?谁能保证用钱的时候能马上拿得出来?而现在的父母,思想也都是很新潮的,所以他们正在用自己的错误行为感染着自己的下一代,没有居安思危的想法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6、小钱不要?这是对吗?对于小钱,比方说一块两块的,很多孩子都看不起,不愿意为之付出任何举动。愚人我有个表弟就是这样,一块钱钢镚掉地上了,他都不带捡的。更别说现在网上购物时的好评返现了,为了那两块钱,他是懒得动键盘的。我在他们家住过一段时间,才发现原来他的妈妈也是这样一样不爱惜小钱的人。吃饭时浪费也就算了,毛壳从来是嗤之以鼻的。这也就能解释得了表弟为何看不起小钱了。小钱上看不起,他能赚得了大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还不简单吗?
7、父母相互拆台。这不是为孩子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双方最好先统一战线,千万别出现相互拆台的情况。在教育孩子理财的时候,这条同样很重要。如果对待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花钱建议,要是不答应,就都不花钱,别出现爸爸不给买妈妈偷着买的现象。对于心灵弱小、没有是非辨别能力的孩子来说,这种影响是很不好的。会形成他们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不良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