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医院,爸妈应该怎样与儿科医生谈话才对

2025-05-28 03:15:05

儿科医生常在临床中会悍钹氦蒯遇到一些家长不知如何向医生表述孩子的病情,又或者表述不清。科室就诊时间有限,如何在短时间内向医生传达有效的内容,避免遗愁丞禺壑漏重要的信息,这是每个家长必须了解的儿科就诊技巧!

儿科就诊最大特点就是幼小的孩子往往自己不会叙述病情,需要由家长代为诉说。医生是通过家长的叙述来了解患儿从发病到就诊的全过程。有的家长叙述病情干脆利落,有的则因为焦急拖泥带水,含糊不清。我们完全能够理解家长带孩子看病的心情,但千万别因为过度着急,而忽略了一些看病的细节!

带孩子去医院,爸妈应该怎样与儿科医生谈话才对

【二】就诊中,向医生描述要清楚

在就诊过程中,医生和家长的交流的时间有限,都是围绕主要症状展开讨论。

1.向医生描述孩子的主要症状及持续的时间,尽量说得比较准确

比如,你可以向医生表述“下午四点孩子开始腹痛”、“上周一出现咳嗽”等。尽量避免用“从奶奶家回来就发烧”、“从我下班回家他就肚子痛”的方式,因为医生没有办法知道孩子哪天从奶奶家回来的,或是家长几点下班回家的。

有的时候,一些家长会把自己的猜测和想法当作病情告诉医生,如觉得孩子咳嗽可能是感冒受凉了,看病时不是告诉医生咳嗽、流涕的时间和程度,而是告诉医生“孩子感冒3天了”。实际上这不是症状,孩子是不是“感冒”应该在检查病人之后由医生来判断。

2.回答医生问题时,要尽量具体说重点

例如:医生询问腹泻的次数,有的家长只回答“每次换尿布都有”,这对于医生来说,就很难判断孩子腹泻的情况。比如问什么时候开始发热的,有的家长会将整个经过描述一遍,其实只要说明发热的具体时间就好了。

如果孩子是患神经系统如热性惊厥等疾病,医生可能会询问一些出生时的情况以及孩子的发育状况,有时还要询问家族中是否也有类似疾病,这些对于诊断和治疗方法非常关键,需要家长如实反映,不懂的地方可以请医生稍加解释再回答。

3.家长要关注医生对孩子的诊断

比如就诊时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你要知道是引起孩子发热的原因,是病毒性还是细菌性的感染?一般来说,血常规和(或)CRP(急性C反应蛋白)可以帮助鉴别;尿常规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尿路感染;有腹泻症状的孩子通常需要化验大便(如果孩子在家里有大便标本可以带上,排出1小时内的大便)。

4.将家族史和孩子既往病史提供给医生

家长在和医生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家族里有过敏、哮喘、高血压、心脏病或者糖尿病等病史也可以适当提供给医生。

另外,孩子既往的疾病情况或者药物过敏情况对医生的处方也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是慢性病或需要定期复诊时,为了使医生了解前几次病情、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要尽量带病历本或药方,以供医生参考,同时也可以避免重复检查和处方药品。

【三】就诊后问清药物服用方式

就诊完后,家长要向医生问清楚以下情况:

1.药物的作用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的抗生素可能引起孩子皮疹或是腹泻的不良反应。

2.药物服用的方法也很重要:几种药物是否可以同服?餐前还是餐后服用?是否需要与食物同服?

3.是否需要复诊,要看孩子的就诊后的具体情况。如孩子发热48小时仍然高热不退,或者出现耳痛以及排尿时哭吵都应该再次就诊。

4.如果就诊后,孩子病情出现变化或者加重也需要再次就诊。如腹泻的孩子,在腹泻加重同时出现呕吐、面色苍白以及大便带血的情况,应该马上急诊就诊排除肠套叠的可能。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