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巧记高频词义
1、一、近义词辨析之动词(一)、获得—获取—取得:1.获得:强调得到的结果,口语性较强。例如:他在作文比咪涫缫簧赛中获得了好成绩。2.获取:既强调收获的结果也强调收获的过程,书面语色彩较浓。例如:体育竞技的目的在于获取金杯。3.取得:强调经过争取得到了好的结果,口语性最强,使用最普遍。例如,我们取得了申奥的胜利。(二)、安置—安排:1.安置: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2.安排: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三)、暴发—爆发:共同点: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1.暴发:强调突然性。(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2.爆发:强调爆炸性。使用范围比“暴发”宽。(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四)辨别—辨认—辨析:1.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2.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3.辨析:指辨别分析。(五)、表示—显示—显露:1.表示:(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2.显示:明显地表现。3.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六)不齿—不耻:1.不齿:指不愿提到。2.不耻:指不以之为耻。(七)、变换—变幻:1.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2.变幻: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八)抱怨—报怨:1.抱怨:指自己不满情绪很大。2报怨:指向别人报仇。(九)、摈弃—摒弃:共同处: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1.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2.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十)、斥责—叱责:共同处:都含“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1.斥责:偏重于严辞指责。2.叱责:偏重于大声喝叱,强调声音大。
2、三、近义词辨析之形容词(一)、黯然—暗然—岸然:1.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2.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3.岸然:指“严肃的样子”。(二)安详—慈祥—祥和:1.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2.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3.祥和:指气氛而言,和谐。(三)安静—宁静:共同处: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1.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2.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四)、不肖—不孝:1.不肖: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2.不孝:指对父母不敬。(五)、沉重、繁重:共同处:都有分量重的意思。1.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2.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六)、典雅—高雅:1.典雅:指优美而不粗俗。2.高雅:指高尚而不粗俗。(七)聒噪—鼓噪:1.聒噪:是方言,指声音杂乱,吵闹。2.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张声势,今泛指喧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