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红薯高产种植裁培经验
1、一、合理排灌。红薯既需水又怕湿涝。其生长中后期,茎叶茂盛,叶片蒸腾和地面蒸发量都大,这时极易因水分过多或过旱而抑制红薯正常生长和干物质形成。土壤湿度过大,薯块在缺氧下进行无氧呼吸,造成硬心,以致发生中毒而腐烂;土壤过于干旱少水,薯块因缺水难以膨大,也难高产。实践表明,当土壤持水量小于70%时,应及时灌水;雨多地涝,茎叶徒长,应及时排水爽土。因此,红薯地行沟必须联接通畅,排灌方便。(关注帮农网,了解更多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

3、三、中耕培土。栽植后50天,块根逐渐膨大,至第70天达到膨大高峰期。这会使地表出现裂缝,薯蒂露出地面,很容易受小象鼻虫为害。帮农网小编提示培土不宜过早,一次也不能培得过厚,以薯块不露,畦面无裂缝为准,以利薯块膨大。一般以畦面有裂纹就中耕松土,有薯块外露就培土。
4、四、适时打顶。打顶是红薯分枝结薯期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这个阶段,茎叶生长迅猛,叶面积骤增,生长发育中心已由地下转入地上。适时把主茎生长点打掉,有利多分枝、早封垄、增强抗旱能力、促进茎叶生长、扩大叶面积、增强光合作用。打顶一般宜分两次进行,第1次在主茎9~10片叶时进行;第2次宜在红薯潜伏腋芽长出新分枝,以其7~8片叶时打顶为好。(关注帮农网,了解更多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

6、六、摘黄叶,除烂叶。红薯生长后期至收获前,出现老枯黄叶、地面腐烂叶,应及时予以清除,以利通风透光和减少病害。此期多雨地湿,更应加强此项工作。七、叶面喷肥。红薯在处暑后若出现脱肥现象,应在沟施磷钾的同时适施氮肥。每100公斤清水中加入磷酸二氢钾300~400克,尿素1.5公斤,溶后叶面喷雾。时此喷肥有一定增产效果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