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有宝宝被烫伤!冬天用保温杯危机四伏,父母们却还没重视
主编叨叨叨: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了,许多麻麻都开始为宝宝们添置保温杯了。日本的、美国的、吸管的、鸭嘴的、两吹涡皋陕用的……款式多到让人挑花了眼。但其实,在给宝宝使用保温杯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尤其是吸管的保温杯,孩子被烫伤脸部、消化道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今天,小编一定要跟父母们敲响这个警钟。
好的保温杯,到底长撒样?
1、好的保温杯使用304钢制造
不锈钢保温杯内胆一般要求使用食品级的304钢来制造,这样才能保证用来装水的保温杯重金属溶入量不超标,但304钢原材料要比201钢或202钢贵许多,大家在选购的时候可以看商品外包装上是否标明“304”。
2、好的保温杯采用无尾真空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不锈钢保温杯的抽真空技术分为有尾真空和无尾真空,前者为传统工艺,后者是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无尾真空产品真空度高,保温时间长,有效容量大,使用寿命长。
3、好的保温杯做工精细、外形精美
好的保温杯内胆及外胆表面抛光均匀一致,接口处做工精致,保温杯口边沿圆滑、平整,杯盖与杯口的旋合应灵活无间隙,杯盖塑料无异味,产品外观结合使用人群来定制等。
Tips:
保温杯中的“保冷效果”是什么概念?
很多妈妈不清楚传说中的“保冷杯”或“保冷效果”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保持冷水温度的效果,但在实际使用上主要是跟吸管杯有关。一般来说,带有吸管的杯子不适宜盛放超过50℃的开水,以免饮用时不慎烫伤。好的保冷杯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能够保存40-50℃的温水6小时以上,也就是说妈妈可以直接在杯子里注入温开水,当宝宝出门在外的时候可以直接拿来喝。
需要说明的是,儿童保温杯中的保冷效果原理其实跟保温效果是一样的,都是通过真空夹层来起来热阻隔的作用,因此,所谓的“保冷杯”也是有保温效果的,只是在实际使用中,为了避免烫伤,通常建议不注入开水。
麻麻要学会辨认保温杯的真假!
1、保温性能的辨别
对于保温杯保温性能的辨别,主要集中在“保温杯的内胆”上。装满开水后,顺时针旋紧瓶塞或者是保温杯盖,过大概2-3分钟后,用手去触摸杯身外表和下部,若发现有温热感觉,则表示保温性能不够好。
2、看保温杯的密封性
灌满一杯水,旋紧杯盖,倒置几分钟,也可用力甩几下,如果没有渗漏的现象,就证明其密封性能良好。
3、塑料配件是否健康环保
保温杯的塑料配件是否健康环保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闻”来鉴别,如果保温杯是用食品级塑料制作的,其气味会较小、表面光亮,无毛刺、使用寿命长且不易老化;如果是普通塑料,则在各个方面都会逊色于食品级塑料。
4、容量的识别
内胆的深度与外壳的高度基本一致(相差16-18MM),容量与标称值相符合。
这里有个误区,要提醒一下家长:杯(壶)较重不一定就是好。
小编温馨提示:
父母为宝宝挑选保温杯时,除了注意以上这四个要素以外,最重要的还是选择正规厂家和大品牌,远离“三无”产品。
保温杯“四不装”,你一定要知道
1、酸性饮料不能装
这里说的酸性饮品包括橙汁、可乐、雪碧等。保温杯的内胆多是不锈钢材质的,不锈钢的熔点较高,不会因高温溶化释放出不良物质。但是不锈钢最怕强酸,如果长时间装载酸性较强的饮品,很可能会对其内胆产生损伤。
小编曾看到过新闻曝出:铬、镍、锰是不锈钢中大量存在的基础性物质,也是构成不锈钢不可或缺的金属元素,盛放酸度比较大的食品时,这种迁移速度就会加剧,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迁移出较多的重金属。给使用者的健康带来隐患。
?上图为江苏省质监局公布的检测数据
2、热牛奶不宜装
一些家长会把热牛奶装在保温杯内,不过,这种做法会让牛奶中的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迅速繁殖,导致腐败,容易引起宝宝腹泻、腹痛。
3、爱喝茶的老人要记住:保温杯不宜泡茶
有报道指出,茶叶只宜用80℃左右的水冲泡。如果用保温杯泡茶,使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恒温的水中,就如用温火煎煮一般。茶中的维生素大量被破坏,芳香油挥发,单宁酸、茶碱大量浸出,不但降低了茶的营养价值,还会使茶汁无香味,茶味苦涩,有害物质增多。家中爱冲泡茶叶的老人一定要记牢这一条。
儿童保温杯使用小贴士
◆ 新保温杯使用前,须用开水进行高温消毒。
◆ 每次使用前,先用少量开水烫2分钟左右,摇晃尽可能让杯壁都接触到,倒掉后再装水,经过这种预热准备后能大大提高保温性能。
◆ 盛水量请匆过满,以免拧紧杯盖时,开水溢出烫伤。
◆ 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碰撞和冲击,以免碰坏杯体或塑料,造成保温失效或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