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 ▏日本便利店的商业模式

2025-05-07 02:48:50

1、桃子在冰箱内保存三小时最为甜美。 这句话被印在日本一家 7-11便利店海报上,以提醒顾客桃子要这样吃才最味美。初到日本的人,往往很难抵抗这种入微的关怀。 197桃轾庾殇4年,日本第一家便利店(7-11)自东京一间小小的家传酒坊里开出。时至今日,像这样面积在60 - 200平米之间,全年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已经遍及全日本,总数超过56,000家,平均每百万日本民众拥有 388家便利店,在中国,这个数字是54。而在便利店最为密集的东京,便利店数量超过5700家,平均每10万人就拥有49家便利店。 引起我们注意的还有另一组数据:2014年日本便利店的国内市场规模首次超过了10万亿日元,远超百货商场和药妆店6万亿日元的规模,仅次于超市(18万亿日元)。其中 7-11 的销售额为4万亿日元,全家以近 2 万亿日元的销售额首次超越罗森位列第二,前三名便利店销售总额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 便利店在日本提供的服务,从最开始的24小时营业,到支付水电煤、甚至是保险、税金等各类非公共事业费,以及开设ATM机,收发快递,到现在的送货上门,日本便利店把“便利”几乎做到了极致。 在中国,年轻人是便利店的主要消费人群。而在日本,覆盖的则是各个年龄层。“少子老龄”的趋势使得便利店推出了很多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全家、7-Eleven 都开设了送货上门的服务。 “便利店的价格、专门店的美味”是日本便利店食物服务的宗旨,除了标配的关东煮、冷热饮等,便利店推出的特色食品已经越来越多,比如 100日元的现磨咖啡、甜甜圈、煎饺味的炸鸡块,他们似乎对消费者喜好有精准的把握。东京一家全家便利店店长说,便利店的面包广告词很重要,人们偏向买带有叠词形容词的产品,可能刺激食欲 ,如用もちもち(软糯)等包装广告词的面包卖得特别好。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期间,7-Eleven、全家、罗森三大便利店集团 80% 的东北地区分店在两周内恢复正常营业,为灾民提供卫生间、自来水以及生活必需供给。  “即使震感已经缓和,但只要看不到 7-Eleven 的灯光像往常一样亮起,心中就还是会有隐隐的不安。”  这大概就是便利店的魅力。即便消费税上涨,7-11的店铺利润也能够连续32个月创下新高。 

开店 ▏日本便利店的商业模式

2、日本便利店到底有多便利?  1954年5月,蚀卺垦肝7-Eleven 开出日本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1980 -1990 年间,各个品牌的连锁便利店开始扩张,7-Eleven连锁公司创始人铃木敏文曾把这段时间称为“便利店文化在日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之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上班族开始把邻近的24小时便利店视为‘自家的另一个冰箱’。”   但到现在,便利店早已超越了另一个冰箱的概念。根据网站 nifty 在 2013 年的调查:从早到晚都有营业 / 到处都有门店 / 可以借用洗手间使用 / 能够支付公共事业费 / 食品种类丰富 / 一般想要的东西便利店都有 / 可以在 ATM 机取钱 / 可以使用一体机 / 能够收发快递 / 可以在便利店买各类门票以上是日本人最喜欢便利店的十大理由。  从消费行为来看,单纯只为了购物进入便利店的顾客只占20%,也就是说高达八成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还抱有其他目的,比如打印、缴费、取钱等等。  说便利店是日本民众的一站式生活服务也不为过。这些店内服务不仅增加了顾客的到店频率,也确实拉动了商品销售额的增长。  以7-11为例,其ATM机平均每天交易次数约为120次。同样是排队等待取钱,消费者在便利店展现出的耐心要远胜于在银行的表现,大多数顾客都会选择浏览货架,或是在报刊区翻上几页杂志,“站读文化”也是日本便利店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便利店的Wifi服务也是如此,很少有顾客会站在店里什么都不买,只是埋头使用无线网络。7-Eleven 甚至利用门店的Seven Spot无线网络服务在集团内的店铺间实现对顾客的相互引导。例如,通过7-Eleven门店的 Seven Spot免费赠送顾崇尚·西武的活动入场券,从而将便利店的顾客引导至百货商场。  而除了这些服务,到处都是的便利店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便利。

开店 ▏日本便利店的商业模式

6、懂得把握用户需求   7-Eleven 便利店获得安装 ATM 的资格。  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顾客在接受问卷调查时提出“希望能在便利店里增设 ATM ”。  比起问卷调查,现在他们洞悉用户需求比过去更快了。  一位全家便利店店长表示,每周他的店里都有100个以上新产品上架,采用POS系统的结账机器上有数个按钮,分别对应:男小孩、女小孩、男成人、女成人等等,店员结账时会将这些性别年龄等特征录入系统,反映出每个产品在不同时段的销量以及受欢迎人群。  当然,现在更流行且方便的做法是扫描会员卡获取详细的购买细节,研究出包括什么天气人们喜欢买什么等信息,支持新产品开发和货品更针对性地摆放。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这家店也推出主打营养低卡路里的盒饭,全家一款低于500卡的非常受欢迎,曾创造过20天内卖出100万份的销售业绩。在老龄化程度非常高的日本社会,60岁以上人群掌握的资产总额超过了1,000万亿日元,比20 - 50岁阶层拥有的总资产还多。  对此,便利店越来越多地推出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全家便利店和地方政府合作,为老人送便当,老年顾客还可以打电话让店员把其他生活用品一同送到家里。7-Eleven 的店员会在送货的同时,附带去周边的独居老人家走访,确认其是否安康。  今年4月,部分便利店与地方政府签订了体检合作协定,市民可以通过便利店预约体检,或者在便利店附近配备的体检车和体检帐篷完成体检。

7、作为日本做的最好的便利店品牌,都有哪些业界创新?  20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消费需求迅速高涨,大型超市迎来了繁荣期,一时间街上大多数小型商店门可罗雀,营业额大幅跳水。1973年,便利店模式被引入日本,正是当地小型零售店最难熬的时候。  时任伊藤洋华堂董事的铃木敏文与美国南方公司签订 7-Eleven 特许加盟协议。“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以为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越少越对自己有利,但实际上小型零售店经营不善的缘由并不在超市的崛起。”铃木敏文认为,生产效率低下和“价廉=畅销”的陈旧经营理念才是商店衰败的原因。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价值,铃木敏文所做的第一个努力就是减少采购量的“小额配送”。  日本的便利店平均单店面积在110平米左右,SKU 数在2,500品类左右。在过去,订货惯例是从批发商处大批量进货,直到货源不够时再进行下一轮采购。这样很容易导致“门面极小,却极力呈现尽可能多商品”的便利店累积大量不良库存。  但在当时,一天多次的“小额”进货是任何一家批发商都无法接受的做法,甚至被认为违背“常识”,然而,正是在“常识并非永远正确”的信念下,铃木敏文做成了许多现在早已习以为常,在当时却是开创先河的事情。你可以在下图中看到 7-Eleven 在零售行业的一些创新。

开店 ▏日本便利店的商业模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