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6岁到底应该“教”什么
1、何为健康的体态3~4岁,应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4~5岁,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5~6岁,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特别提醒保证每天睡眠11~12小时;午睡应达到2小时左右,时间可以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椅子的高度以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床不宜过软。

3、要达到什么样的适应能力?3~4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4~5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如换了新老师能较快适应;5~6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不少于半小时,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了新的孩子园或班能较快适应。 特别提醒每天为孩子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经常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促进其平衡器官机能的发展。经常带孩子参加亲戚朋友聚会等,支持他与不同群体的小朋友游戏等,使孩子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5、应该具备限鬃鹣哺什么样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4岁,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在提醒下能注四歹吭毳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家长的名字或电话号码。4~5岁,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5~6岁,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运动时能避免给他人造成危险;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 特别提醒帮助孩子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帮助孩子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7、要达到什么样的人际交往能力?3~4岁,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喜欢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4~5岁,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5~6岁,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能把自己喜爱的抱抱旺电子狗玩具、布娃娃等等,和朋友一起分享玩耍。 特别提醒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孩子与他人接触、交谈。鼓励孩子参加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也欢迎他带同伴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