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种苗怎样种
一、芦苇的栽种苇根的姗隗肆念采集。根据以往的栽种经验选择芦苇的根状茎移栽既方便管理和运输又容易成活采割根状茎最好在苇芽萌发以前进行选掸土黄色、黄褐侣忒簿红色、乳白色、茎上有三个芽以上、生命力强的根状茎。长度在30厘米左右。采集好的根状茎每根打成捆这样便于贮藏运输采好的根状茎要及时栽种若不能及时栽种的要洒水遮阴贮藏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降低成活率。
二、栽种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地块苇根的栽种方法也不相同。为了保证芦苇的成活率在以上土壤疏松的地块采用扦插的方法栽种芦苇的行距厘米株距每米根与地面倾斜度上端露出地面厘米为了使栽种的芦苹整齐有手把细绳拴住栽种地块的两头确定行距土壤扳结的地块采取托垄埋栽的方法垄距-厘米株距每米幡豫厚-厘米苇根栽种后都要踩实。2、取苗方式。芦苇取苗后,去掉顶端叶片,保留至30cm就可以了。其根部,保留10-15cm的根茎,这样,它地下部分潜伏芽多,成活返青快。3、假植。可以在素砂或沙壤中假植,等其恢复后再移栽。芦苇的作用芦苇湿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类型,是一种半水生、半陆生的过渡性植物。芦苇湿地生态条件变化幅度大,边缘效应显著,从而能为大量的生物提供多样化的生存环境。因此,芦苇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和种群十分丰富并具多样性。芦苇湿地可作为直接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有效控制洪水,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滞留沉积物、有害有毒物质和富营养物质。有效降解环境的污染,以有机质的形式存贮碳元素,进而减少温室效应。芦苇湿地也是众多动物、植物生育的理想场所。为此,芦苇湿地除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能力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食物、原材料和旅游场所。
吸附、过滤作用芦苇湿地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作用。测试证明:污灌的芦苇湿地吸收有毒物质的芦苇,在其组织中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体浓度高10万倍以上。调节气候芦苇湿地对区域小气候具有明显的调节功能。经测试,芦苇地面风速0.11米/秒,而光板地2.97米/秒,降低了96%。芦苇湿地地面棵间蒸发量0.2毫米/小时,光板地地面蒸发量1.05毫米/小时,降低了80%,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调节旱涝改良土壤芦苇湿地在防御洪水、降低干旱和风沙扬尘等陆地气象灾害上发挥着重要的缓解作用。芦苇湿地的蓄水能力强,可以防止、缓解洪水的发生和降低灾害的程度。芦苇湿地的形成在改良土壤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大量的苇叶落入湿地后,芦苇地下茎和须根在地下100厘米以内的土层中盘根交错,地表以上也形成了10厘米~30厘米的根毯层,从而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保护生物多样性芦苇湿地形成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生物因子及其紧密相关的太阳辐射、气候、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芦苇湿地形成的生物链包括野生植物、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昆虫及草食、肉食陆生野生动物和两栖、爬行动物等构成特殊结构,丰富了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良好的湿地环境为鸟类栖息、觅食、繁殖和迁徙创造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