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病从口入”

2025-05-29 20:42:55

夏天想必是不少美食爱好者的狂欢季,不少应季的蔬菜、水果和海鲜,应运而生的种种美食节,以及夜间各大城市的小吃街,很多人都讵畿缤耒会选择在此时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但享受美食之际,多种食源性传染病也会乘虚而入,令一些粗心大意的食客“中招”。所以在享受之余,不妨来了解一下预防“病从口入”的方法,最大限度避免染上食源性疾病。

不洁饮食:甲肝、戊肝与伤寒

怎样预防“病从口入”

无论春夏秋冬,涮羊肉都是不少人所喜爱的美食,乳类也是如此。有些人为了追求“口感”、“风味”,或是担心市面上的假羊肉、劣质乳类,可能会选择直接购买刚刚宰杀、挤出而未经检疫的羊肉或乳类。但殊不知,未经过检疫的此类食品,很容易传播布鲁氏菌病,而造成额外的烦恼。

布鲁氏菌主要寄生于牛、羊等牲畜的体内,一般主要感染牧民、宰牲畜者和挤奶员,但由于近些年购买未经检疫羊肉、乳类的情况增多,布鲁氏菌也开始感染普通人。常见的急性布鲁氏菌病,可以引起发热、多汗、乏力、头痛及关节痛等症状,尤其是关节痛,往往较剧烈且一般治疗无效。对于曾进食未经检疫羊肉、乳类,并产生类似症状的患者,医生会安排进行布鲁氏菌凝集试验或细菌培养以明确诊断。同伤寒一样,布鲁氏菌病很好治疗,一般只需口服一定疗程的抗生素即可治愈。但如果诊断不及时,或患病后不注意预防而反复感染,便有可能导致永久性的关节痛甚至关节畸形。

海鲜与刺身:异尖线虫病

怎样预防“病从口入”

相较于上述几种食物,普通肉制品在生活中更为常见,也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但看似不起眼的肉制品,却可以传播一种极为严重的寄生虫病——神经囊尾蚴病(NCC)。

和极为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绦虫病一样,NCC的病原体也是猪肉绦虫。人体通过外源自身感染(绦虫病患者的手沾染绦虫卵,再经过口感染)或外源异体感染(食用未完全煮熟的含绦虫肉类、含绦虫卵的蔬菜)而感染绦虫之后,绦虫卵孵化而成的幼虫会经血液循环播散到脑部,并发育成囊尾蚴。一旦寄生在脑部的囊尾蚴死亡,人体针对死亡的虫体会产生严重的免疫反应,导致局部组织的严重炎症,一般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颅内压升高等症状。有时囊尾蚴还会寄生于脑室,当患者急转头时便会堵住脑室上用于循环脑脊液的小孔,引起颅内压急剧增高而猝死。虽然驱虫治疗可以治愈该病,但驱虫时严重的免疫反应本身即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也使得该病十分难以治疗。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