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MUC-M2BT1 无线音频接收器测评使用

2025-05-12 09:07:37

索尼MUC-M2BT1是一款提供左右声道MMCX耳机接口的蓝牙音频适配器,这款产品发布于2016年下半年,由于索尼自家的LDAC蓝牙高品质编码技术加持,在不少蓝牙适配器甚至蓝牙耳机中,索尼的MUC-M2BT1得到了更多的关注。那它的性能究竟如何,小编跟大家好好分享分享。

索尼 MUC-M2BT1 无线音频接收器测评使用

工具/原料

SONY 索尼 MUC-M2BT1 耳机蓝牙无线音频接收器

外观

1、随着Android提出在8.0版本将全面支持LDAC编码,索尼的LDAC耳机、音箱设备就有了更广泛的发射端设备支持基础。而MMCX的耳机接口,也被越来越多的小耳塞所使用,所以,从基础硬件和软件来说,MUC-M2BT1是一款很有研究价值的产品。

索尼 MUC-M2BT1 无线音频接收器测评使用

2、索尼M2BT1蓝牙耳机音频适配器使用比较常见的颈挂式的外形,这种外形作为一款蓝牙适配器可能不是特别多[但也不止索尼一家有],但如果作为蓝牙耳机,类似的设计就非常普遍了。

索尼 MUC-M2BT1 无线音频接收器测评使用

3、颈挂式的设计让电池和电路有了比较充裕的安放空间[其实空间利用率还是很低,没有人去做异形定制电池],佩戴方面解决了颈部接触部分的材料,舒适度也是相当不错。而整体重量,M2BT1也控制在33克左右,舒适度问题不大。不过,左右两侧按键是否防水,尤其是出汗时候的影响,不得而知。

索尼 MUC-M2BT1 无线音频接收器测评使用

4、M2BT1左右两侧引出30cm的耳机线,通过MMCX接口和耳机相连。在右声道外侧印有NFC标识,但从实际使用来看似乎仅支持索尼自家设备的NFC蓝牙配对识别,三星、Nexus 6P都实验失败。

索尼 MUC-M2BT1 无线音频接收器测评使用

5、左声道的柄部应该有通话拾音器,旁边有一个长按键,图标标识是快进快退选曲,但它最主要的功能是音量调节。在使用时,短按这个按键可以进行音量大小调节,只有长按时才是选曲功能。

6、电源开关键除了负责开关机,以及开机后长按的蓝牙配对[十多秒后,红绿LED切换说明进入配对状态],还可以暂停音乐,并且接听挂断电话。

7、总结:作为一款2016年底推出的蓝牙音频设备,M2BT1不支持多设备连接,也就是说如果有多台手机曾经连接过M2BT1,要想切换输出设备就得要断开当前蓝牙连接,这要远远落后于索尼的MDR-1000X的体验。当然,在索尼的蓝牙音箱上也是类似落后设计,不过它们都有一个特例,就是用索尼的设备通过NFC可以抢夺过去播放权,这样的设计也算是为自家小小的优化了一下吧。

性能

1、M2BT1支持SBC、AAC、aptX和LDAC的蓝牙编解码,即需要发射端[如手机或Walkman等]同样要支持以上几种编洁船诼抨码,一对一才能进入到对应状态。一般iPhone、iPad等使用的是AAC编码,而在macOS 10.12之前的Mac系列中都支持aptX编码[但macOS 10.13beta已不支持aptX]。Android 8.0[已发布正式版]的设备理论上[需要高通芯片,以nexus 6P为例,如图所示]可以支持SBC、AAC、aptX、aptX HD、LDAC。其中索尼的LDAC最佳状态时将以990kbps的码率进行传输,当然由于信号强度和环境影响可自适应调节为660kbps和330kbps两种选项,也可以强行指定。理论上LDAC可以支持96kHz采样率的编码和还原。

索尼 MUC-M2BT1 无线音频接收器测评使用
索尼 MUC-M2BT1 无线音频接收器测评使用

2、M2BT1官方标称播放时间为7.5小时,通话时间也是7.5小时,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手机内的电量监视看到M2BT1的电量值,但在A35这样的Walkman下却查不到电量。实际使吹涡皋陕用播放时间基本和官方标称时间一致。不过,官方称M2BT1的待机时间为200小时,我们充电后似乎没有100小时,再拿出来使用就报告电量低了,具体原因没有再次验证。耳机官方标称每声道输出功率为10mW[32欧],似乎比A35和iPhone的输出功率都略小。

3、本次主观听感测试,我们使用了三星Galaxy S6edge[aptX],华为Nexus 6P[Android8.0 LDAC],iPhone[AAC]和索尼Walkman A35[LDAC]进行发射端的对比参考分析。耳机部分,使用索尼Z5、N3AP和UE900耳机作为参考。

4、整体而言,索尼M2BT1的耳机输出风格并不算好,它的声音要比iPhone更硬,而且要硬不少,这对于UE900这样的明亮的高音动铁来说是相当杯具的事情。不过更硬的声音风格让我们使用的几款耳机听起来,中频的动态,高频的密度变得更好。所以,有控制力优于A35和iPhone的听感,但细节上弱于有线模式是不出意料的事情。

5、合几款耳机,N3AP的灵敏度太高,搭配M2BT1这样的声音风格,把高频推的有些过火,以至于极高频部分损失了不少细节,当然,索尼的动铁素质还是相当了得,即便推的如此夸臾蓠鬏过火也不会有太大失真,只是丢失细节,声音太紧。而Z5的表现就要好很多,其实原本在有线模式下Z5和N3AP高频细节表现力是相当的,但在M2BT1上,Z5的高频就要松弛了不少,所以我们才有了以上的推论。LDAC、aptX和AAC在M2BT1下,如果搭配N3AP,那么LDAC高频部分的优势很难体现,但是搭配Z5、UE900,可以提到高频细节和层次确实更好。而LDAC带来更明显的是中频和低频的动态,尤其是中低频以下部分声音的细节。无论是AAC还是aptX,低频都有些发糊,而LDAC下控制力就更好。这不能100%说是LDAC的功劳,只能说是M2BT1下LDAC的表现相比其他编码时的特点。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