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教育行政体制和教育宗旨
1、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清政府在1901年酝酿制订新学制时,就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负责运作,瞽攥涛徭但无机构。学制颁布时,又根据张之洞等人的建议,更名为总理学务大臣“以统全国学务”,下设专门、普通、实业、审订、游学、会计六处,只能算是临时设立的简单机构。1905年底,清政府效仿日本文部之成规,正式建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司下设科,五司共计设十二科,另设司务厅负责内勤。学部的正式官员编制为40人。学部的直属单位还有编译图书局、京师督学局、学制调查局、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会议所。原国子监归并学部,教官一并裁撤,监生另行安排,只保留监丞一员负责孔庙管理及祭祀的有关职能

3、教育宗旨的制订: 前文已述,癸卯学制的总体指导思想实际上已具有教育宗旨的意味,但表述略嫌冗长。1906年 3月,根据学部的建议,清帝下谕,正式确定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宗旨的前两项强调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儒家礼教,体现封建教育的根本性质。后三项分别与德育、体育和智育对应,但出发点都是国家本位的。“尚公”强调国家利益和公民道德,“尚武”的目的是强兵,“尚实”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至于对个人品质健全发展及个人生活改善的需求,这个教育宗旨根本就没有顾及到,这也是中国传统封建教育的基本特点所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37
阅读量:70
阅读量:53
阅读量:47
阅读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