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把握吃油原则
1、经常换着吃不同名字或不同品牌的油是很多人对吃油多样化的理解,事实上许多油脂虽然名字不同,但脂肪酸构成差不多。比如,大豆油、玉米油、小麦胚芽油和葵花籽油类似;花生油和米糠油(稻米油)类似;茶籽油、杏仁油和橄榄油类似;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类似等。所谓不同油脂的替换,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比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换,茶籽油和亚麻籽油替换等,否则所得到的脂肪酸是基本一样的,就相当于没替换了。

3、很多人不舍得扔炸过食物的油,还会用来高温炒菜或油炸。但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因为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当继续使用这种油高温烹调时,致癌物产量会急剧增加。这类油应该避免高温加热,可以用来做炖菜或者花卷等面点。

5、从脂肪酸平衡的角度看,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应维持在1∶1∶1的适宜比例,但这个比例说的是整个膳食结构,既包括烹调油中的脂肪酸,也包括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脂肪酸(多为饱和脂肪酸)。除平日极少吃肉蛋奶的人之外,吃动物油弊大于利。

7、油脂的色泽,除了与油料籽粒的粒色有关外,还与加工工艺以及精炼程度有关。越是精炼的油脂,颜色就越浅。按照其精炼程度,大豆油、砒苷鹳毳玉米油、花生油等,一般分为四个等级,级别越高,其精炼程度越高。精炼后,一、二级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杂质少,如菜籽油中的芥子甙等可被脱去,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如大豆油中的胡萝卜素在脱色的过程中就会流失。三级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杂质含量较高,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胡萝卜素、叶绿素、维生素E等。大家可根据自己的烹调需要和喜好进行选择。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56
阅读量:89
阅读量:73
阅读量:26
阅读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