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1、 首先,要了解双方当事人的内容。合同纠纷的出现,根本在于一方或双方对协议内容的违约,而是否违约则需要对两者的合同进行了解。办案法官就合同内容的主体适格,权利义务,标的等问题进行分析解剖,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情况。其次,查阅相关政策法规,了解到原告方属于全民所有制的经营企业,并且涉及到内容,这历来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调解开展前,主办法官便查阅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案例,力求调解工作的合法有据。
2、 抓住焦点展开调解,事半功倍通过了解案情,得知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是事实,租赁期为2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x日止,租赁到期后,双方没有续签合同,但该铺面一直由被告经营使用至今,且从20xx年x月份起,被告就不履行合同义务。根据以上事实,法官及时指出双方争议的焦点所在,即合同期满,双方没能及时续签的过错责任在谁?经过对查明的案件事实进行分析后,指出没能及时续订合同,双方都有一定的过错责任,但也指出被告占用原告的铺面继续经营,对原告造成一定的损失也是事实,对该损失原告主张在合同期满参照原承包金的标准计算并没不妥。针对此,经过法官对双方进行耐心细致的法律讲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双方都被法官不懈的努力所感动,终于促使双方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
3、 面对各式各样的案件类型,错综复杂的民事关系,必须经过理性分析,深入考虑矛盾产生的根源,而不仅仅着眼于表面功夫,这才是调解工作的制胜之道。例如本案,岑饮公司目的是维护企业生产发展的利益,并不急于让对方即刻搬出,对赔付金额的方式也较为放宽;被告主张按原协议标准支付租金且希望以分期的方式支付,也是为了最大化保护自己利益。在此基础上,法官就有义务根据双方的心理开展工作,从而保证调解成功的机率。一直以来,我们坚持致力于“探究”当事人的心理,努力做到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最后通过调解解决原、被告的纷争,真正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
4、 审判人员在调解协议达成后,在调解协议规定的履行期前及时提醒被告依约履行义务,现在被告已按调解协议将第一期款项支付给了原告,实现了调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