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到优质的功放机
选购功放机时,对一些有好评的优秀功放机,很难从说明书上找到功放机本身明显的缺陷,这时,凭听觉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支付能力,听音室的大小,对音色的喜好等去判断一台功放机是否适合自己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在撇开一些细的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在选购功放机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音乐背景来自哪里
在许多音响评论文章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诸如音乐背景宁静,音像清晰、通透之类的评语,但这宁静的音乐背景来自哪里,并以什么作保障哪?可以很肯定的说,它取决于功放机的信噪比S/N(一般用多少dB来表示)。信噪比是指信号幅度和噪声幅度之比。由于这一指标是和功放机的输出噪声成反比的。因此信噪比的数幅越大,就说明功放机的输出噪声越小,质量就越高。因此在选用功放机时,当然是信噪比越大的就越好。
在使用早期的盒式磁带录音时,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播放到两首乐曲之间的空白处时,常会听到一些“嘶嘶”的噪声,之所以有这一现象出现,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的录音机信躁比低(一般在60dB以下)的缘故。就功放机而言,如果要有宁静的音乐背景,功放机的信躁比一定要达到90dB以上,优秀的功放机则会达到100dB以上,一般来说,要提高功放机的输出功率、频响范围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但要提高功放机的信噪比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一部功放机的信噪比达到100dB以上,那他决非“等闲之辈”,如果一部功放机的信噪比达到110dB,那么要有宁静的背景、通透、富有立体感的声音就决非什么困难的事情,此外在了解信噪比这一技术指标时,一定要注意标出的数字后面是否带有附加的条件,如果有,就一定要了解清楚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达到这个指标的,否则就很容易被一些假象所骗。
电子管和晶体管
近年来电子管功放机又有重新复兴的势头,其中的原因除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管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外,中国及东欧生产的质优价廉的电子管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象日本的力士,丹麦的LA Audio等厂家生产的大受好评的电子管功放机都在使用中国产的电子管。再其次,由于数码音响生冷干硬的声音也使人们重新怀念起那具有温润甜美声音特色的电子管功放机。既然电子管功放机在音色上有着这么大的优势,那么它是否就比晶体管功放机好呢?一般而言,在中价位的功放机中,电子管功放机的音色在声音的柔顺性方面,的确比晶体管的要好,但在高档机中就不尽然了。
合并式与分体式
我们知道在功放机中有控制放大器(又称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综合放大器几种,前置放大器主要的作用是对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同时还有切换信号和控制音量等功能,因此又称控制放大器,而功率放大器(又称后置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供给扬声器工作时所需的功率。综合放大器则是前两种放大器的综合体,由于它是将前、后置放大器装在一个机箱里的,因此相对于前两者它又被称为合并式功放机。由于现在的Hi—end功放机都是做成分体式的,因此又给我们这样一个印象:分体式的功放机就是高级品。但事实上是否是这样的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功放机之所以要做成分体式,其主要的目的是防止音质劣化。由于Hi-end机对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非常严格,为了保证功放机的质量,工程师在设计功放机时,对功率放大器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热能会不会对前置放大器的工作有影响这样的问题也要考虑,因此,为了保证Hi—end功放机在声音、质量上都有一流的水平就必须设计成分体的形式。但如果功放机的质量根本就没达到那么高的水平,而又要将它设计成分体的形式,不难推断这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商业上的原因了。君不见以往很多廉价日本产套装机也有用分体式功放机的,但这些廉价套装机中分体式功放机的质量如何,相信有一定经验的读者心中自然会明白。
总体来说,在Hi-end级功放机中,分体式占尽优势,但在中低档产品中,合并式的功放机并不比分体式的差。在使用的方便程度和占用的空间上,合并机略胜一筹,但在组合搭配以获得不同的再生音色上,则分体式功放机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