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决孩子爱磨蹭的习惯
1、我们先来看看一般妈妈的处理方式:
每天跟时间赛跑,孩子却始终没有行动,我们的妈妈心里越发着急,于是会出现不同处理方式,(1)看孩子那么认真的玩耍,不忍心打扰,所以只能让他继续“任意妄为“;(2)催促了一边又一边孩子从不动到小动,虽然有变动,但作用不大,开始哄叫,甚至动用武力,最终,孩子开始行动;(3)自认为孩子小,应该给予一定帮助,把本属于孩子的事情,一次次全盘助力,操作完毕。

2、以上三种方法其实都是考虑有所欠缺的,不仅容易助长孩子们的磨蹭气焰,让孩子们失去自我调节能力的最佳锻炼时段,更让孩子把妈妈们的处理不得当视为正确的引导。所以妈妈们更应该针对孩子的弊病,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

3、首先,孩子们有磨蹭习惯很正常,我们应该理解和包容,毕竟孩子们时间观念不足。所以,妈妈们可以适当教孩子们认时间,懂时间,渐渐有时间观念。譬如,我们家萌萌,平时有睡觉前听故事的习惯,一听就没玩没了,所以我开始限时,到该睡时间了,我就告诉萌萌:”萌萌,我们还听五分钟就睡觉了好吗?“孩子一般只要不直接阻止她,她一般会欣然答应的。到了五分钟,你就及时关掉,孩子会闹着说:怎么五分钟这么短,我还想听。这时候,我们不能有任何退让,你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不守信用,以后晚上都不会再有故事听了。

1、其次,磨蹭掉的是谁的时间,就让谁去承担后果。皇帝不急太监急,有用吗?所以你再急再催,也不如让孩子们亲身体会几次迟到的恶果来得痛快。我们帮忙做了本应该属于孩子的事,并不是帮孩子养成了按时睡觉,按时到校的好习惯,相反,我们断送了孩子独立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段。

2、另外,孩子爱玩、不动,我们也不需要一遍遍催促。我们习惯性催促,孩子也会产生免疫力。久而久之,孩子的行动会依赖我们的催促声。催促的开始,孩子会错误认为,时间还早,不用着急去干;催促的加急,孩子依然不动,因为他知道,还没到关键时刻;最后变催促为喊叫时,孩子会习惯性反应,是时候该准备行动了。

3、最后,给孩子的成长多一点耐心。在我们火冒三丈,忍无可忍时,我们一定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不能发火,不能发火,发火只会让我们的教育事倍功半。我们有没有仔细观察,孩子在对待自己喜欢的事情,譬如说看电视,玩游戏,研究玩具时,他们都是风驰电掣般投入状态;而孩子在磨蹭时,往往是面对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愿意干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更要耐心等待,给孩子蓄积力量大干一场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