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宝宝拉肚子的妙招!

2025-05-22 02:34:35

1、调整饮食  正在添加辅食的孩子要暂停辅食或减少次数与辅食量,停止喂含油肉多的食品。  宝宝如有母乳应继续母乳喂养或稀释配方喂养2—3天,随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有恶心呕吐的孩子,应给孩子稀饭、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蛋白高脂及油腻食物。少量多次,缓慢喂水、喂饭,及时补充水分。  当腹泻呕吐特别严重时,可以少喂食物1-2次,不主张“饥饿疗法”。特别是对于非感染性腹泻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肠道系统并没有被细菌影响,消化功能还是很好的,如果家长实行“禁食”,可能会导致孩子在饥饿状态下增加肠蠕动,反而易使腹泻加重。

2、 2、药物治疗  ①对轻中度腹泻,一般采用口服补液法即可。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是最经济、方便又科学的补液法。每袋有适当比例的糖、盐和苏打,服用时用温开水250毫升冲半包,耐心地给宝宝一勺一勺地喂下,就可收到与静脉补液同样的效果。口服补液也可自制,即在500毫升温开水中加入1.75克精食盐(相当于啤酒瓶盖的一半)和食糖10克(相当于2小勺)。  ②由病毒及其他原因引起,可以试用些生态制剂;由细菌引起的腹泻,不要擅自应用抗菌素,需到医院治疗。  ③中药:  寒湿型腹泻,表现大便稀薄糊状或清水样,尿色清,舌质淡红,苔白腻者可用藿香10克,佩蓝1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诃子5克,肉果5克,煎汤服;  湿热型,表现为大便恶臭,有黏液,可伴有发热,口渴,尿色深,舌质红。可用黄芩10克,黄连3克,煨葛根10克,诃子10克,车前草12克,煎汤服。  中成药可选用小儿脾可欣、藿香正气液等。  注意:  不要动辄使用抗菌素以及“止泻药”。需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足量、规范地使用药物。  现在电视上有不少止泻药的广告,家长不能轻信盲从。如果孩子便便只是稀糊状,并不伴有发热等病情,没有其他症状,主要采取护理治疗调理肠胃功能。如果孩子是感染性腹泻,便便有粘胨甚至伴有出血则要做抗感染治疗。可以给孩子使用儿脐贴治疗。滥用止泻药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婴儿,止泻药会抑制肠道内毒素的排出,加重病情。

3、 3、食疗推荐  ①稀释牛奶牛奶用米汤稀释后,与胃酸相遇可形成柔软而疏松的酪蛋白凝块,易于消化。  ②焦米或米汤均含有少量热量,米炒焦后部分变成炭质,具有吸附作用,减少大便中的水分。  ③酸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块较小。喝酸牛奶后胃内容物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生长作用,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④脱脂牛奶中脂肪含量约0.5-1.5%,可以减轻胃肠道对脂肪的消化能力。仅适宜短期治疗。  ⑤鱼蛋白粉含有优质蛋白质,能纠正消化酶的紊乱,改善消化功能。适宜因饮食不当而造成的腹泻。  ⑥胡萝卜汤把胡萝卜切碎加水、煮烂。含有果胶,具有吸附水分、细菌及毒素的作用,使大便成型。  ⑦熟苹果泥苹果一切为二,隔水蒸烂,将苹果泥喂给小儿。苹果的纤维较细,对肠道刺激少,并含有果胶,有吸附作用,其中鞣酸有收敛作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