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广告如何设计

2025-06-02 16:26:56

1、对两种“弹窗广告”形式进行了的一些线上测试和数据分析;目的是希望能用更直观的数据,去对“弹窗广告”这种广告形式及其不同类型有更定量的了解,以便为后续的设计优化和以及不同形式线上使用的数据效果预期提供参考。

app广告如何设计

3、基于这两种观点,我们决定使用a/btest的方式,对两种类型的“弹窗广告”进行定量测试,为此,我们设计了两种形式的“弹窗广告”作为测试方案:

app广告如何设计

5、B方案是将常见的“全屏式“变为”半屏式“(见下图右),在页面加载之后,它会出现在原有页面的头部,占半屏的页面展示空间,除了等待时间结束或主动关闭,用户浏览页面的“上滑动作”同样可以关闭广告,它的特点是相比A方案,对用户原有的浏览和操作干扰较小,但是在展示效果上,没有A方案那么强烈。

app广告如何设计app广告如何设计

8、测试点1:不同类型的分流能力两种类型对页面流量的分流能力上(广告点击uv/页面uv,广告点击数/页面pv),毫无疑问是“全屏式”的方案分流能力更强,这也与之前的预期相符,具体的结果显示,全屏方案在采用更强的展示效果和更大的展示空间(大概是半屏的2倍)后,其分流能力是“半屏”方案的1.5倍左右,而具体在整个页面流量中的占比,是受广告本身内容吸引力决定。

app广告如何设计

10、测试点3:对原有页面的用户点击转化的影响在对原有页面页面用户跳失率(1-页面点击uv/页面uv)的比较上,首先我们对比了全屏方案和半屏菱诎逭幂方案对整体页面跳失率的影响,发现并没有像预期的干扰度较高的全屏方案对原有页面造成更多的用户跳失,而是两种方案在用户跳失率上,几乎没有差别;之后再对比了“对照组”之后发现,加入两种样式“弹窗广告”的页面跳失率,与没有加入广告的纯净版的页面相比,跳失率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分析之后,可能是因为,两个方案,在用户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都会经过“读秒”后自动关闭,用户同样可以看到原有页面,这种交互形式,还在用户对干扰的可接受范围之内,所以内容本身不会对原有的页面跳失率有负面的影响。(如果有类似的机会,大家可以测测看需要不会读秒关闭的“弹窗广告”对用户跳失率的影响,以及“读秒”时间的长短对用户跳失率的影响)

app广告如何设计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