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的由来
1、梵净梵净山原名“三山谷”,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得名“梵天净土”,梵净山有2000 多年的文明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为“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称之为“三牾山”。后来据《汉书蟾茸渌鳌·地理志》记载,谓“三山谷”。北魏《水经注》沿称“三山谷”。唐《元和郡县志》称“辰山”,因辰水(今锦江)而得名,是时佛教已传入。“梵净”的意思就是佛教最干净的地方。

3、佛教名山明初,梵净山已成佛教名山,数名并称。一则因其三峰高耸,脉分九支,故称“九龙山”;二则因佛教兴盛,寺刹林立,一片梵天净土,故名“梵净山”,俗称“大佛山”,亦称“大灵山”;三则因朗月之夜,人影映于老金顶崖壁之上,于是自清代开始即称“月镜山”,后相传八月十五日子时,万国九州之影悉现于石镜中,故称“石镜山”;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