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篙笋 篙笋怎么移植
如何种篙笋
篙笋,其实这个名字我也没有确定是不是这个“篙”字,不过在市场买菜的时候卖菜的是都知道的,而在我们老家则有很多人种它,而且还是一道很好的菜。每到秋冬季节在稻田里或池塘里都能看到那一丛丛的篙笋,它们的叶子在随着冬天的来临而慢慢地变黄,那叶子像冬草(很高的一种植物,我们也称为冬矛草)那么高,叶子很长,像一把把锋利的长剑。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植物都不会想到它的根部的茎会是一道菜。其实这种植物也极易种活,那么如何种植呢?这里且简单介绍一下吧。
种植篙笋的时间是在春季,在农村种水稻(早稻)时篙笋即也发芽长出来了,它们一张出来就长得很快,高过一般的禾苗,其叶子也长很多,这时我们只需要把它一株株挖出来即可,每一株的根部都是连着一条老根,挖的时候可以把老根挖断,如果是田里(或池塘)的泥很松且不深的话可以用手直接把篙笋苗拔出来移植。篙笋的生命力很强,一般把它连跟挖出或拔出来后晒一两天斗还能种活,因此一般在几天内的携带运输过程中只要有水均可以成活。当我们把篙笋苗带到种植地点后直接插入水田或池塘即可,种在水田的一般按照水稻的管理模式灌水即可,不过池塘建议不要选择太深的池塘,因为太深的会给日后的拔笋带来一定的困难。
移植后的篙笋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肥料和护理,篙笋种植号后基本上不用怎么管理,只是需要注意的是种植的时候建议不要太过密集,这种植物的根系非常的发达,一般移植后很快就会长出更多的新根并迅速向四周蔓延开,甚至抢占水稻的空间,等到第二年后便会向四周扩张得更大。因此建议在种植时尽量选择在稻田的田埂处,尽量选择在靠近附坡或者阳光略少的地方(田埂高的那一边),而且一般一两年重新插一次,在插的时候可以把每一株挖出来,把根挖出来扔掉。篙笋的根在一年后即可布满它们所在的位置,淤泥底下几乎全部是它们的根。篙笋一般在初秋时期即转成熟,笋的位置在篙笋的茎与根之间,如果水浅的话几乎能露出水面,篙笋的叶子把篙笋一层层地包裹着,拔的时候一般用手摸用眼睛看即能看出是否长成,拔出后需要把叶子去掉(建议可以直接在笋的位置直接剥除叶子)。篙笋的根可以张至两三米长甚至更长,而且呈一节节,冬天地表的叶子黄了且笋也拔完后可以烧掉或者不处理任其腐烂,在第二年后会从其根部很多地方长出新的篙笋,如果几年不挖根重新移植的话将影响全部的篙笋,它们会由于太过密集而长得很小个,甚至全部都挤在一起,一丛丛的却没有什么篙笋,因此建议一般每隔一两年后便重新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