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价值观有哪些

2025-05-24 01:35:19

咨询者对自己人性观的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性人性即一切人所共同具有的特点,所谓人性观,是指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常涉及对人的以下评价:善—恶、理性—非理性、可变—不可变、可知—不可知、决定论—自由意志、悲观—乐观、主观—客观、素质论—环境论等等。每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和方法都是建立在某一种人性观基础上的。例如,行为疗法认为:来访者的各种症状都是个体在生活中通过学习而形成并固定下来,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设计某些特殊情境和专门程序,使来访者逐步清除其反常行为,并经过新的学习训练形成正常的行为反应。行为疗法的这一观点来自于它的如下人性观:人是无所谓善或恶的,人是一个完全被环境所决定的有机体,通过对刺激所作的反应,人的行为和性格就逐渐形成。因而其行为是可知的、客观的、有规律性的、能被控制和预测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人性观,行为疗法中的治疗者是专家、权威,他与来访者的关系是不对称的、不平等的,是主动与被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治疗者把自己的价值介入到治疗过程,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负主要的责任。又如,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人性观基础是:人基本上是生活在他个人的和主观的世界之中的,即使他在科学领域、数学领域或其他相似的领域中,具有最客观的机能,这也是他的主观目的和主观选择的结果;人类有一种成长与发展的天性,人类的发展是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迈进的,具有实现的倾向;人基本上是理性的、善良的、可以信赖的,而某些“恶”的特性则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并非出自本性。基于这一人性观,该疗法认为,若能给来访者提供适宜的心理环境,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因此,该疗法把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当作是最根本的,主张咨询者放弃权威地位和指导者的角色,将最基本的责任放在来访者身上;要努力与来访者建立安全和相互信任的关系、对称性的朋友关系、平等的余-汝(IandThou)关系,彼此间要进行开放性的沟通。在治疗策略上,该疗法并无什么固定的步骤、技术或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咨询者的人性观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的选择,影响咨询目标的确定,影响咨询者的角色扮演和对来访者的态度,影响咨询技能和技巧的使用。可以说,咨询者的人性观是心理咨询的一个基本问题,始终贯穿于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中。为此,心理咨询工作者需要对人性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并不断内省自己的人性观,充分意识到它对心理咨询的影响。

咨询者对自己价值观的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心理咨询的过程是咨询者与来访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咨询者要想在咨询过程中完全保持价值中立或无价值是很难做到的。最简单地说,咨询的终极目标或具体目标本身就带有价值导向的色彩。咨询者的价值观难以避免地会影响着来访者,或是通过咨询者的指导、解释、提供信息和忠告等言语形式,或是通过咨询者的行为举止等非言语形式。由于来访者大多认为咨询者是有能力的、正确的,怀着信任和依赖前来求助,因此,咨询者的价值观对来访者的影响就可能更大。为此,咨询者应清楚自己的价值观,这样就可以妥善地处理咨询过程中价值观的差异、矛盾和冲突。咨询者应尊重、理解来访者的价值观,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来访者身上,不要用自己的价值选择去代替来访者的价值选择。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已在第一章第三节中做过详细的介绍。

咨询者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当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对来访者起到示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否则会导致他们工作效率降低、服务质量下降等许多不良后果。但是要求咨询者心理“完全健康”、“一点毛病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倘若真是这样要求的话,就等于取消了心理咨询这种职业。因为咨询者不可能是圣人、完人。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每一次心理咨询时,要随时保持警觉,觉察到自己内心产生了什么反应。不恰当的内心反应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咨询者必须清楚地觉察到,并且能够防止它对咨询的干扰。许又新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咨询者不妨对自己提出以下问题,并设法努力改进自己:(1)过去我有些什么心理冲突?是否留下了一碰就痛的疮疤?现在我还压抑着什么心理冲突?我有没有过分使用某种防御机制的倾向?(2)我的基本需要都被满足了吗?如果没有,我就必须通过某种建设性的行为去求得满足,切忌从来访者身上寻求满足,否则,我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非治疗性的。(3)我是占有型的人吗?占有型的人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容易急功近利,容易夸大自己的功劳和疗效,容易因治疗成功而沾沾自喜,等等,这些都是不利于甚至有害于心理治疗的,至少会妨碍进一步的提高。(4)我的心理是开放的(openminded)还是封闭的(closedminded)?开放者感到周围世界和处境一般是友好的,而封闭者常感到是威胁性的。对于权威,开放者并不一概而论,而是看权威的某一具体形式(某一个人或某个组织)和他有无利害关系,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有无合作的可能;封闭者倾向于把权威绝对化,不是崇拜和认同,便是反对。对立的社会意识形态(例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某种宗教信仰和无神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在开放者的心里是互相沟通的,可以对话的,而在封闭者的心里却是彼此孤立和互相排斥的。对人的评价,开放者倾向着眼于特定的言语行动,他宁愿说某一行为是好的或不好的,而不愿意说某人是好人或坏人;封闭者倾向于对整个的人作全盘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且往往带有盖棺论定的性质。每个人心里都有许多“相信—不相信”的信念子系统,开放者的诸子系统之间分歧小,而封闭者诸子系统之间的分歧大。开放者的时间观是广阔的和具有流动性的,封闭者的时间观是狭窄而固定的;开放者不大用“非黑即白”或“非此即彼”的观点考察事情和待人接物,封闭者却经常用这种观点。一般地说,咨询者的封闭性越强,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遇到的困难愈大,麻烦愈多。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