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乐山旅游攻略
1、十方仗充哔粞普贤圣像 十方普贤圣像是金顶的中心。端凝祥和的普贤端坐在大象和莲花座台上,四方云雾飘浮缭绕。当太阳的霞光照在佛像的宝顶上时,无数的祥光瑞气从金佛上反射出来,为云海镶上瑰丽的金边。 十方普贤圣像为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通高48米(代表阿弥陀佛的48个愿望),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像组成。 “十方”一是意喻普贤的十大行愿,二是象征佛教中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意喻普贤无边的行愿能圆满十方三世诸佛和芸芸众生。 普贤的十个头像分为三层,神态各异,代表了世人的十种心态。大象背上第一层为普贤菩萨的四头像和两面身;第二层为普贤菩萨四头像;最高层为前后普贤菩萨头像。圣像内为484平方米的佛中殿,供奉阿弥陀佛铜像,四周绕汉白玉雕佛像。

3、金顶 金顶为峨眉山次高峰,海拔3077米。顶上是个小平原,原有铜殿一座,在太阳的照射下,光彩夺目,故而得名金顶。登上金顶,人们顿觉万象排空,气势磅礴。极目四望,成都平原尽收眼底。千山万岭,起伏如浪,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瓦屋山、贡嗄山历历在目。 金顶以高达48米的十方普贤圣像为中心,由金光耀日的金殿、雄浑庄严的铜殿、银光灼灼的银殿和洁白的朝圣大道组成,整个建筑群面向金佛,层次分明,呈拱卫之势。 金顶观景台长约1200米,由金刚嘴、舍身崖、睹光台、修心台四大观景平台组成,海拔3079米,能容纳数千人观景。 在佛语中,金顶又称”光明之顶“、”幸福之顶“。它是峨眉山佛教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信众心中的圣地,代表着普贤菩萨无边的行愿。

5、乐山大佛景区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东31公里的乐山市,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坐像,是乐山最著名的景观。 佛像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 大佛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面对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汇流处,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景区内还有九曲栈道、巨型卧佛、石窟式山门、凌云山、乌尤山、凌云栈道、凌云禅院、东方佛都、佛国天堂、麻浩崖墓、灵宝塔、海师洞、沫若堂、碧津楼、载酒亭、龙湫虎穴、碑林等景观,是一个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7、雷音寺 雷音寺原名解脱庵,亦名观音堂。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由无瑕禅师创建,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重建。取“佛音说法,声如雷震”的意思,改名雷音寺。 寺院进门是弥勒殿,供有石刻弥勒佛像,背面是护法韦驮菩萨像;两厢是客堂、斋堂;过庭院式天井是大雄宝殿;第三殿是观音殿,供奉由湖北曲阳请回的木雕千手千眼大悲观音,为目前峨眉山仅有。 雷音寺是峨眉山较小的寺庙之一,居高岗,倚危崖,傍坡路,巧构虚脚吊楼,建成一座精巧别致的民间小四合院式的庙宇,隐藏在郁郁葱葱的丛林之中。 雷音寺下为解脱坡,坡下绕瑜伽河,解脱桥横跨其上。伏虎寺距其约二公里。 1960年开始,雷音寺常住比丘尼。现仍为比丘尼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