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手术后康复的康复观察

2025-05-22 22:41:09

1、鼻部手术后康复的康复观察卷铈燔叭鼻部疾病包括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多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嗅觉下挡草邓瑛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全麻是临床手术中使用最频繁的麻醉方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手术患者大部分采用全麻麻醉方式。全麻术后患者术后经过复苏后返回病房,我科遵循教科书,对全麻术后患者给予头偏向一侧平卧6h,以便于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流出,防止误吸。但临床实际情况是:患者返回病房时,大部分患者意识已清醒,而长时间的去枕平卧位给患者造成明显不适。另外,去枕平卧位时,因头部位置降低而使咽喉部(颈部)相对抬高,且鼻部手术患者术后常规使用碘仿纱和膨胀海绵填塞鼻腔24~48h。在这期间,患者不能用鼻子呼吸只能张口呼吸。手术后康复采用去枕平卧时,患者感觉头太低,呼吸不畅,呼吸费力。这样不但不利于呕吐物的排出,反而会使其倒流入咽喉部而进入食管,引起患者胃部不适,以致恶心、呕吐情况加重。适当的体位对治疗疾病,减轻症状,促进舒适,预防并发症等均有良好的作用

鼻部手术后康复的康复观察鼻部手术后康复的康复观察鼻部手术后康复的康复观察鼻部手术后康复的康复观察

5、患者生命体征的异常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生命体征SaO2,血压、心率、呼吸的差异无异常,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观察组的疼痛评分等级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烦躁、头晕、呕吐、排尿困难、咽部异物感发生情况,存在统计学意义,认为观察组烦躁、头晕、呕吐、排尿困难、咽部异物感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肩颈腰背舒适度、术口引流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肩颈腰背舒适度、术口引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对照组体位不舒适、渗血返流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

鼻部手术后康复的康复观察

7、研究表明:手术后康复去枕平卧位时患者肩颈部肌肉均保持僵硬状态,时间一长,就会产生肌肉酸痛,同时,去枕平卧头偏一侧位往往会使患者颈内、颈外静脉回流减少,使颅内压增高,导致脑水肿、颜面部水肿、患者头痛等不适。本次试验发现鼻部术后不同的体位不但有利于伤口渗血、渗液流出,还可防止误吸和窒息,有利于观察伤口渗血情况,避免刺激胃部,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减少患者术后6h内出现排尿困难。但同时也需注意,早期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一过性将床头摇得过高,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而致生命体征的波动。而采用床头垫枕,头部抬高10°~15°的体位护理能够在不影响患者生命体征及没有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下,能明显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鼻部手术后康复的康复观察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51
  • 阅读量:63
  • 阅读量:50
  • 阅读量:53
  • 阅读量:66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