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必学的五视观人法
人难免会犯些小错误,或一时粗心,或因现实错综复杂,或个人能力有限,对你产生误会让你难堪,这些事情在我们的交往中也许司空见惯。这时我们不要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或者借机让对方下不了台,交际中难得的是谅解和宽容,"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能够原谅别人的过失,理解别人的痛处、难处,宽容几分,忍让几次,那么心胸最狭窄的人也会成为你的朋友,这也是领导形象的注意要点。所谓领导者形象,主要是指领导者自身修养的外在表现,它主要反映着领导者在行政过程中所形成的个性特征、行政风格、领导方法及工作作风。所谓领导者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形象和综合评价。《史记-魏世家》载李克“五视观人法”。所谓“五视”,即:一是“居视其所亲”。即要注意观察一个人平时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如果与正直的、正派的人在一起,这样的人就可以重用;相反,如果这个人天天与小人为伍,对这样的人就要当心了。二是“富视其所与”。即要看他怎么样来支配自己的财富。如果只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大肆挥霍,贪图享乐的人,坚决不能重用。三是“达视其所举”。如果是已经有一定的地位和身份的人,就要观察他怎么样提拔下属,如果是任人唯贤,量才录用,那这种人肯定就是襟怀坦荡、秉公办事的有为之人。四是“穷视其所不为”。对处于困境的人,可以看他的操守如何。如果是他虽然身处困境,但却不做任何苟且之事,这样的人也是值得信任的。五是“贫视其所不取”。即看一个人在贫困时期的所作所为。只有不取不义之财,守得住清贫的人,才值得信任,而那种见钱眼开,如蝇逐臭的人,则万万不能重用。领导者形象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领导者的仪容仪表、品德形象、亲民形象、用权形象、用人形象等各个方面。我国宋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这里说的就是唐太宗处理公务时的形象。领导者经常出现在公共场合,因此,领导者形象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领导者是“领导”的人格化,是领导权力的化身。领导者形象,体现了公共性和社会性,它是一种附着了公共性要素的社会性形象。领导者形象是领导力的组成部分;形象作为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权威的真正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