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习方法

2025-06-16 08:40:17

1、一、学而时习“学”就是接受教育,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习”就是对已学过的知识反复地学,如鸟之反复练翅。权芄绂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学的同时及时地、时常地进行温习、练习,是令人高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学而时习”,才能对所学内容不断加深理解,熟练掌握,产生“说”的效果。这是孔子从学习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二、学思并重孔子认为学习必须与思考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学,也要重视思,二者不可偏废。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练习,而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果只是一味地学而不加以思考,就会迷惘不解。但思考又不能是离开学的冥思空想,而要以学为基础。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是冥思空想而不学习,那是“无益”的。只有把学与思辩证地结合起来,在学的同时积极地进行思考,把思考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甚至升华所学内容。所以孔子在教学实践中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倡导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独立地积极地进行思考,能做到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

孔子的学习方法

3、四、下学上达孔子曾在其弟子子贡面前感叹没有人懂得他,并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认为自己之所以不被别人理解,就是因为自己的认识已由低层次的基础性的学问通过深入的理性思考上升到了对高深道理的把握,这就是所谓“下学而上达”。在孔子看来,他不只是“多学而识之者”,而是由“多学而识”的“下学”通过理性思考“上达”于“一以贯之”之“道”,即由多闻多见等低层次认识上升到把握事物本质的高层次认识、达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境界。宋代程子十分推崇孔子的“下学而上达”,把它誉为“学者须守”的“学之要”。我们今天治学也应不满足于低层次的认识,要做到“下学而上达”,不断进入认识的更高境界。

孔子的学习方法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