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游玩指南(精华版)
1、丽江古城的水源出自黑龙潭,我到丽江后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黑龙潭。那天,当地导游领我们去他家开的餐馆用餐,黑龙潭就在他家餐馆附近,顺便就去了黑龙潭。现在想想,游丽江先走黑龙潭是很好的方式,从丽江古城的活水源头起步,对丽江古城的文化脉络都有一种提纲挈领的意趣。黑龙潭现在已辟为公园,它位于丽江城北的象山脚下,这里古木葱郁,泉水清澈,遇到好天气,玉龙雪峰倒影潭中,景色十分迷人。可惜我没有赶上好时机,玉龙雪峰被云雾遮挡着,没有露出它的神秘面容。

3、出了黑龙潭,沿着流水的方向走,很快就到了古城口的大水车处,丽江古城的群落民居以其鲜明的特色形象出现在你的面前,第一印象竟是如此赏心悦目。这里的居民群袍骗蛎上落多依山傍水,居民住宅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三坊一壁,天井正方,走廊宽敞,门窗雕饰花鸟图案,民俗气味浓郁。邻街的店铺也是一色的砖木建筑,红色的门窗,青灰的瓦片,洁净如洗的青石路面浑然一体。大街小巷顺山势而行。来自黑龙潭的泉水流至城头双石桥下,分流三股伸向东南,形成无数小支流,穿越大街小巷,回旋千家万户。水上小石桥不计其数,给古城增添了迷人的情趣和韵致,让你恍若入了江南水泽的梦乡。旅游的发达让这里的店铺脱离了原生态的生活形态,这里的商品大都围绕旅游经济的特点而集中在旅游商品上,除了挣钱,与当地的生活并无太大联系,丽江人的生活已在丽江新城有了归宿。古城现在只是他们向外界炫耀的一个窗口。对于丽江人,丽江古城就是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丽江实现了对外部世界的窥望与对接,现代观念和价值观在这里交融传承,丽江举着旅游经济的大旗,行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它一路走得安然自如,有些自恋,也有些坚守,春风得意并富于浪漫气息。
4、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成因据说是统治丽江的木府家族忌讳围木成困的意念,但其中也包含了一个自知弱小的民族的开明之举。据说,忽必烈的蒙古大军进攻中原时多有屠城的举动,越是顽强抵抗越要遭受更为惨烈的屠城,而丽江却躲过了屠城的厄运,一座没有庇佑城墙的古城仿佛让入侵者的重拳击打在了一团蓬松的棉花上,力量顿时找不到方向。这或许是弱者的无奈之举,但内里却有着谋事者的思路,所谓审时度势,也不失为智谋的通达之处。在丽江古城中行走,依傍你的总是沟渠里那源源不断的流水,听导游说,在丽江古城迷了路就去看沟渠里的流水,逆流而行就能走出古城。古城的小桥星罗旗布,小巧简单。古城的街道古朴洁净,四通八达,但在古城行走,你不必去记住它的路名、桥名,这种感觉让我感动,它让我自由散漫,轻松自如。这是一座随意性很强的古城,路名、桥名于你并不重要,它的坐标性功能已更多的让位给了浪漫的诗意,确定性在朦胧中时隐时现,没有功利,没有过强的目的性正是丽江古城的迷人之处。

6、走出四方街,导游领我们去了木府。从珑廛躬儆导游的介绍和史料记载得知,纳西民族首领木氏自元朝(1253)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诸土鸶恐抻台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仪”而著称。木府位于古城西南隅,据说,其建筑在明代时气势万千,徐霞客曾感叹木府:“官室之丽,拟于王者”。可惜的是,旧时辉煌的建筑大部分已毁于清末兵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毁于“文化大革命”。1996年大地震后,丽江古城才为世界所赏识,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使木府得以再现于世。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而木府是丽江古城文化的“大观园”。现在的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之谐音,体现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灵心慧性;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中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坐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出纳西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

9、小巷中开有一些旅馆,旅馆门前幽暗的灯火提示你,这里已是游客的天下,间或有一些外地游客出入,其中还有几个外国人,他们像夜魂一样在小巷中闪现,黑暗很快将他们消失,我就想,此时的我也一定是这夜晚的游魂,我要寻觅什么呢?其实我什么也不找,心似流水一样在这小巷中流就足够了,这份放松、自我很是享受,原来没有目的的情状是可以让人如此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