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巷一里一长灯谁的作品

2025-05-29 11:20:57

这是一首打油诗,原文如下:

一巷一里一长灯, 一桥一伞一相逢;

一字一诺一空等, 一回一渡一来生。

作者:佚名

年代:现代

白话释义:一条孤寂的小巷每隔一里有一盏孤灯,雨天里在一座小桥上撑着伞与你相逢。相遇时的字字句句你许下诺言,从此我苦苦等候,在回望和遗憾中,走完今生,去向来生。

这是一首韵味悠长的打油诗。

它的意象选择很普通,巷、灯、桥、伞、诺言、空等、来生。但是这些意象的组合,却让人感觉到一幅素雅,清韵的孤寂之景。

它有时间上的跨度,从相遇,到空等一生,再到来生,这是跨越几十年的时间。空间上也有延展,从巷到桥,都是孤寂的景色。

这首诗还有个特点就是“一”这个字的使用,这个字贯穿每句话,是在强调孤独和寂寥,也暗示了结局是空等一生。“一”它也代表一个整体,但是如果不能组成整体,一便是孤独的,落寞的。

一巷一里一长灯谁的作品

扩展资料:

打油诗的由来:

由来之一: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

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由来之二:中唐时代,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见大殿墙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大官读罢,顿时大怒,下令缉拿作诗人。左右将其平日喜作这类诗的张打油抓了来。

为了证实该诗是否张打油所作,大官未急于治罪,而是令张再作诗一首。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张于是便以此为题,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两首诗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起来,连这位大官也被惹笑了,终于破例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闻名。后来人们常把这类以俚语俗句入诗,不求平仄对仗的诗作,称为打油诗。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