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考 多做题 多聪明
带着宝宝长大,最难的就是让他(她)聪明! 那么,怎样才能让更聪明呢?很简单,就是多思考、多做题,和父母一起进行思维的训练。思维训练要从小开始,适时训练、适量训练,即使是当时看不出什么不同来,数年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些训练多么的必要和有用。 以下是些训练的题目,分享给大家,希望家长们不要生搬硬套,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举一反三地应用。 ——陡势横桥

2、花花分糖 花花家来了几个客人,花花拿出自己的糖果招待大家。如果她给每个客人5块糖果,还差3块;如果给每个客人4块糖果,还剩下3块。当然,花花肯定没有给自己分糖果。你知道花花家来了多少客人吗?还有,花花有多少糖果?

二、思维训练解答
1、思维的跳跃 思维的跳跃就是把字母看成数字,26个字母按顺序对应成数字:A、B、C、D、……X、Y、Z对应顺序是1、2、3、4、……24、25、26。这样问题就简单了,把每组三个方块里的字母,都换成对应的数字,就能一眼看出数字间的规律来: C→3,G→7:规律是3、5、7。K→11,M→13:规律是9、11、13。P→16,R→18:规律是16、18、20。所以,“?”处填入20,如图。

3、推理“四个第一” 很难一眼就看出来,还是用传统的排除法。前提是老师的话“数学和外语第一的两位同学判断正输奘兔炫确”。 假设甲的判断是正确的,“丁的外语考第一”就成立,那么,丁是外语第一,甲就是数学第一,他们的判断都应该是正确的。所以由④中“乙肯定是化学考了第一名”成立。这样:甲是数学第一,丁是外语第一,乙是化学第一,剩下丙,只能是物理第一。可由②看出,恰恰乙的判断正确了,这就出了三个正确的判断,与题意不符。所以原假设不成立,即甲的判断不可靠,是物理或化学的第一名。 再假设乙的判断是正确的,“丙取得了物理第一”成立,那么,丙的判断不可靠。已知甲的判断不可靠,剩下的丁,一定就是判断正确中的一个。可是由④,丁说:“乙肯定是化学考了第一名”,即意味着乙的判断不可靠,与原设又不相符。 这样,物理和化学的第一名只能在甲或乙中产生(判断错误),而数学和外语第一名只能在丙或丁中产生(判断正确)。 丁的话是正确的,所以,乙是化学第一,甲是物理第一。 甲的话是错误的,所以,丁是数学第一,丙是外语第一。 结果:甲是物理第一名、乙是化学第一名、丙是外语第一名、丁是数学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