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准备。
2、一、复习旧知
1.送小兔回家

3、2.下列各题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
45+25-16 15×3÷9
45÷(4+5) 6×3-0.5
揭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世界上最难解决一个问题是什么吗?
师:你们真棒!我们的世界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中只有垃圾问题是我力所能及的。现在的人们不注重环保,许多地方已经让垃圾占据了主导地位。
课件出示:


4、师:说的真好!希望每位同学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还地球母亲一个干净的家园好吗?

5、师:那好!我们先走进生活,调查生活中的垃圾吧!
板书课题:
调查“生活垃圾”
6、讲授新课
通过让学生说说获取的数学信息,感受人们产生垃圾的多,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7、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这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
课件出示:

8、师:从这个调查汇报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反馈:
五(1)班调查到:一个人4周可产生约30.85kg的生活垃圾。
五(2)班调查到:这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约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反馈:
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师:想不想知道答案呢?我们一起来算算好吗?
二、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
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反馈:
方法一:我先算每周产生垃圾多少千克,然后再算再算每天产生多少千克。
。
30.8÷4÷7
=7.7÷7
=1.1(千克)
方法二:我先算4周共有多少天,再算每天产生多少千克。
30.8÷(4×7)
=30.8÷28
=1.1(千克)
答: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1.1千克生活垃圾。
师:能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吗?
反馈:计算30.8÷4÷7时,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计算30.8÷(4×7)时,是按照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来计算的。
师:看来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就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如果用一个符号连接起来,你会想到谁?
课件出示:
30.8÷4÷7=30.8÷(4×7)
师:看看这个式子,你觉得想我们以前学习的什么?
师:说的真好!那么你们能给这样的式子也起个名字吗?
师:那么你能根据减法的性质说说什么是除法的性质吗?
引导学生得出:
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除以后几个数的积。
三、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
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师:能自己尝试列算式解决吗?
师:请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分组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谁来说说?
反馈:
我列的是分步:先算出周一到周五每天生产多少吨生活垃圾:3.5÷5=0.7(吨);再求出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1.3-0.7=0.6(吨)。
我列的是综合算式:
1.3-3.5÷5
=1.3-0.7
=0.6(吨)
答: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0.6吨生活垃圾。
师:现在你能说说运算顺序是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四、总结运算顺序
师:现在带着发现的运算法则来算算下面的两道题好吗?
课件出示:
算一算,与同伴说一说运算顺序。
(16.8+2.1)÷0.7 0.96÷(5.4÷0.9)
师:今天的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和以前学过一样吗?
引导学生得出: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