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推手八法单人练习方法
1、推手的基础是练拳,而练拳的基础是站桩。只有扎扎实实地把三体式站好,把拳练好,才谈.得上推手。这是必须强调的基本原则。实践证明,拳练不好,即使推手的经验再多,也只能在短时间内效,基础不牢的弊病迟早要显露出来,真正能在推手上有所造诣的,都是在练拳上下功夫的。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二人相搏最后解决问题的是实力,是你的基本功。推手充其量只是解决了“术”的问题,即招数,属于技术,方法层面的问题。而技术和方法只是“毛”,它是要依附在“皮”上的,必须有自己的"根”,要具有载体。"根”是什么?就是从练拳中长出来的功夫。最终决定胜负的是内力的修为,内力雄厚者不怕你招数巧妙,所谓"无招胜有招”。只推手的人,手上的感觉再好,再能懂劲,碰到功力高于自己的人,也难以巧胜拙。

3、现在,多数太极拳流派所采用的推手训练程序都是从单手开始的,然后双手、定步、活步、大捋、散手,这样的渐进过程,与太极十三式所给出的进阶层次是相同的。十三式,实际是十三个字一拥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这十三个字很重要,是习练太极拳的总纲。但前人对其作的解释多为勉强,不论是“八卦五行”说,还是”八门五步说”,都有牵强凑数之感(囿于篇幅,此处不作探讨。实际上,这十三个字是把太极拳修炼过程分为了五个阶段:一拥捋挤按,二采捌肘靠,三进退,四顾盼和五定。

5、采捌肘靠则是开小合,小动作。是比较前一阶段的劲力瑾龊胂然训练则更偏重于手法技巧的训练。经过了前一阶段练习之后,功夫见长了,就敢于把对手放进来,在半臂之内乃至贴身的距离上化敌进招。此时的动作幅度变小劲忧商偌了,由外线作战变为内线作战,把敌人放进来打。如果说拥捋挤按阶段的劲路是明的话,那么此时的劲路就是暗的了。于动作小,隐蔽性强,旋转性强,劲力容易集中,周身容易控制。且肝中有合,合中有开,顺中有逆,逆中有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於之间把敌之劲力化解,化即是打,能化才能打。敌为我所制,全靠化得掉。要想化得掉,就须自身能至柔。越柔,则越敢将敌放进,无论对方势多沉力多猛,我全敢放在身上,轻松化掉;越柔,我发力时动作越小越脆快,犹如抽软鞭,又像金鸡抖翎或鲤鱼打挺,都是在极放松、极柔软的情况下发出的爆发力,劲力之大,频率之快,是超乎想像的。到此,懂劲之功已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