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外出就餐,如何科学让宝宝饮食
1、一项最新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全国居民在外就餐的比例高达35.5%,其中,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调查还发现,儿童在外就餐比例最高。既然外出就餐已经成为孩子进餐的日常选择,而不仅仅是打打牙祭,那么如何做到在外科学就餐?

3、2岁以内:需要提前准备的必需品 2岁以下的宝宝比较小,还是以奶为主,一般可以给他点一些稠粥、点心、土豆泥、肉末蒸蛋等蒸煮的菜品作为补充,但不作为宝宝的主要营养摄入。所以,小宝宝外出吃饭,还是需要携带一些必需的用品。 宝宝餐具随身带 有些餐厅会专门为小宝宝提供塑料防摔的餐具,如果能保证干净卫生,宝宝愿意接受,自然也没有问题。不过,宝宝在家大多有自己熟悉的餐具,妈妈、宝宝用着也更顺手。更重要的是,在环境陌生的餐厅里使用熟悉的物品更容易安抚宝宝的情绪。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如果在家使用的餐盘、餐碗较大,不便携带,可以专门选购能折叠的便携餐具、餐垫。

5、肉类、油炸食品,少点,再少点 在为宝宝点餐时,最重要的是均衡。宝宝的胃口不大,看见好吃的肉类、油炸食品可能会吃得过多。很多大人一边念叨宝宝挑食、只爱吃肉,一边又一个劲儿地往宝宝碗里夹肉。在外吃饭,不妨点一些清蒸或者清炖的菜,这样口味不那么厚重,比较适合宝宝。一般来说,粤菜、淮扬菜、日式料理等,比较清淡。这类餐厅里有五颜六色的寿司、饭团,清淡营养的各种煲汤等,营养搭配也很丰富,比较适合宝宝食用。

7、酱料单上吧,咸淡自在掌控中 餐厅里的酱料一不留神就咸度超标。特别是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吃西式简餐、意大利面,包括原味肉酱面、素食面、海鲜意面、奶酪焗千层面等。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把把关,点餐时就提出少油少盐、酱料能够单上的希望。如果万一酱料上桌依然很咸,父母可以先尝尝,然后取出部分酱料再拌面。有些小宝宝甚至更喜欢不加酱料的原味面条呢。

9、垃圾食品,不是简单的吃或不吃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家庭环境密不可分。有些父母自己大鱼大肉,煎炸辛辣吃得正香,却对宝宝抓起的一根薯条如临大敌。殊不知,宝宝最终要逐渐适应的正是家庭的饮食习惯。而培养宝宝的健康饮食习惯,一个良好的家庭饮食氛围比一再严令禁止宝宝吃垃圾食品更有效。 此外,对于垃圾食品,不该是简单的吃或不吃的问题。绝对地禁食垃圾食品,反而容易引起反弹,让孩子在没有控制的时候吃得更多。所以,只要注意吃这些不健康食物的频次,不经常给宝宝提供不健康食物的就餐机会,还是可以适当满足宝宝吃垃圾食品的需求。但一定要注意饮食安全卫生,并且,配合点一些蔬菜沙拉来平衡垃圾食品多余的盐分和油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