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传统习俗
1、珞巴族生活在高原峡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珞巴人形成了赞美和歌颂力量与勇敢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突出地表现在他们的服饰上。珞巴族的服饰充分体现着粗犷豪放的风格,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是他们服装的主要原料。在其衣着上也表现出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为原料,是珞巴族衣着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过去,在珞巴族地区流行一种叫“阶邦”的草裙,是用鸡爪谷的秸秆编成的。现在,妇女们穿上土布衣裙,还习惯在外面置上一条草裙,起到对布裙的保护作用。

3、男子的服饰,充分显示出山林狩猎生活的特色。他们多穿用羊毛织成的黑色套头坎肩,长及腹部。背上披一块野牛皮,用皮条系在肩膀上。内着藏式氆氇长袍。博嘎尔部落男子的帽子更是别具一格,用熊皮压制成圆形,类似有沿的钢盔。帽檐上方套着带毛的熊皮圈,熊毛向四周蓬张着。帽子后面还要缀一块方形熊皮。这种熊皮帽十分坚韧,打猎时又能起到迷惑猎物的作用。男子平时出门时,背上弓箭,挎上腰刀,高大的身躯再配上其它闪光发亮的装饰品,显得格外威武英俊。

5、佩戴长刀是珞巴族男子的嗜好。它不单单是作为显示阳刚之竣音建恬气的装饰品,而且是受自然条件的驱使,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工具和重要武器。不仅用它来防止端蔑挚侵野兽和毒虫的袭击,而且用它来砍竹木,架藤网桥,起房造屋甚至剪头发、裁剪兽皮…… 除长刀之外,弓箭更是珞巴族男子不能离身之物,是狩猎的主要工具。珞巴人制作弓箭的技艺很高,使用弓箭的本领十分娴熟。珞巴人从幼儿时就开始练习射箭。对弯制竹弓和削制箭杆很有讲究。制弓不但要选择竹种、竹龄,而且对弓长、厚薄都有固定的规格。箭杆、箭镞和箭羽的选材、制作工艺也很精细。制作一副好的弓箭,大约需20天左右。珞巴人还有一种称为“古马”的地箭,安放在野兽经常出没之处,一旦野兽踩上机关,箭就自动射出,击中要害部位。安放地箭全凭丰富的经验。珞巴人使用的地箭,不用铁箭头,而是用一种叫做“达白”的竹子削尖熏烤成箭簇。善射是勇敢猎手的象征。一位勇猛出色的年轻猎手,会得到漂亮姑娘的垂青。谁家生了丁,四邻亲友以弓箭为礼祝贺。建造藤网桥时,人们隔河射箭,箭尾拖曳绳索,把藤索、棕索和竹索带过宽阔而湍急的河面。逢年过节,射箭比赛是一项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

7、用石块烙制的食品也很常见。把荞麦、玉米和达谢(一种木本棕类乔木树杆加工后提取的淀粉犬匮渝扮)研磨后,用水调和成稀面团,摊在烧事傥枕败红的石片上,先烙熟一面,再翻烙另一面,如饼太厚,烙过再埋入火塘的灰烬中,使其熟透。珞巴族煮食食物的方法也很独特。崩如、苏龙部落的人把达谢调成浆,放在大葫芦里,再从火塘里把烧红的石头取出来,立刻投放到葫芦里,利用石头的热量把达谢煮熟。或者把粮食放进竹筒,加上水,堵上木塞,放在火堆上烧。食用时用刀把竹筒破开。这种方法多用于外出远行。采集和狩猎是珞巴族食物的重要来源。他们捕捉山鼠的方法多种多样,用石板压、设小地弩、下活套都很有效。有的家庭占的特定的捕鼠区,外人不得染指。捕到山鼠后把毛烧掉煮熟便可食用,如果一时吃不完便烤干、晒干贮藏备用。珞巴地区的山鼠肥而大,肉质细嫩,往往是婚嫁待客的上乘佳品。珞巴族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招待客人端出的食品,客人必须吃完。主人还要当着客人的面,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饭,以示坦诚。珞巴人把挽留客人视为荣耀,如果待客不周,会遗憾终生。

9、珞巴族民歌可分为几类:舞蹈歌曲“夹依”,常在节日、婚礼、喜庆的场合集体演唱,边歌边舞;反映生活习俗的民歌“勃力”,有“酒歌”、“哭嫁歌”等;“亚里”是巫师念经的曲调;“月”是战士出征前唱的歌。珞巴族最具代表性的是“加金”这种民间最古老的曲调,流行于各部落,以叙述民族来源和迁徙历史为主要内容。

11、珞渝西部的珞巴人约于藏历年二月过“旭独龙节”。过年这天,由“纽布”(巫师)手执一根贴满五彩羽毛的棍子,在村寨里挥舞念经,全村人围拢在一起欢歌起舞,祈祷丰收。年节期间,各家各户都拿出酒肉,在一起聚餐。老人对歌追忆部落的古老历史,青年人对歌表达爱慕深情。夜幕降临后,在熊熊篝火旁,欢歌笑语此起彼伏。

13、在自称为“阿帕塔尼”的珞巴族民间流传着一个珞巴语叫作“莫朗”的节日,节期在农历腊月或正月由巫师择定,流行地区是西藏珞渝地区的西巴霞曲地区。届时,全村男青少年排列为一行,身着盛装,在巫师带领下到邻近各村巡游,在路过田野时,巫师撒大米粒,青少年挥舞长刀,敲打铜盘,队尾的一个老头子沿途撒大米粉。在经过即将播种的土地时,举着竹制男性生殖器的青年就到地里跳生殖舞。每到一个村子的广场上就唱歌舞蹈,该村群众备酒热情款待。巡游队伍要走遍本部落的所有部落。这一节日意在预祝丰收。因为人们以为庄稼的繁殖和人的生育是一个道理,所以在地里跳生殖舞。

15、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他们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巫教是珞巴族的原始宗教之一。珞巴族说巫师是唯一可以与鬼通话的人。巫师不是职业宗教者,并不享有超凡权威,但没有宗教活动时,他们依然过着常人的生活:生产劳动、生儿育女。珞巴族的巫师分米剂和纽布两种。巫术是巫师重要而经常性的活动。珞巴族祭祀活动繁多,在大型的祭祀仪式上都有巫术伴同。凡遇天灾人劫、病身瘟疫、失窃、复仇,战斗等,都要举行巫术、仰赖巫术力量驱邪惩恶,消灾化吉。在历史上,不断受到灾难侵扰的珞巴族,极其努力地在巫风巫雨中探索寻求精神的解脱。在祈求、招魂、驱鬼、诅咒等巫术活动中,有相当复杂的仪式。巫术除配合一定的行为外,还有表演、歌唱、造型、刻画和一些法器,对珞巴族的神话、歌谣、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服饰,乃至原始科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