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1、资料管理——针式个人知识管理软件
针式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有着一个优秀的特性,那就是它支持管理所有文件类型,而这门功夫只有「针式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独有,可谓是独步武林。我测试了这么多的工具,大多数都只是支持单一的格式(Txt、Html),或者有限的几种格式。而如今,知识载体已经变得多样化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都可以承载大量的知识,如果仅仅是支持一两种格式的文件,明显不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另外,它还支持树状列表,支持标签管理,快速搜索(确实很快),颜色分类。
当然这款软件还未成熟,但是已经有众多优秀的特性。我与该软件的开发者谈过,我的建议是,工具不应该承担观念传播的责任,工具仅仅是有助于观念的传播,希望他在开发该软件的时候避免过于理想主义,而专注于工具的本身。
2、思维导图——Xmind,Freemind
思维导图,是很好的笔记工具,以及思考工具,很多场合都可以使用。思维导图适合横向思维的发散。另外,我正在尝试使用概念图工具,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相比较来说,概念图适合纵向思维的发散,偏重于每个动作的连接。
3、笔记软件——CintaNotes
我使用CintaNotes的原因是,它可以一键保存文本,从任何格式,只要是文本,就可以用它来保存。另外它还可以将它保存的内容导出为Txt格式文件,方便与Vim结合。
4、Wiki——Vim,Vimwiki
Wiki是最重要的地方,是知识管理的终点,最终所有信息都要存放在这里。通过关键字,可纵向以及横向的管理知识节点,方便。在使用Wiki的过程中,都会面对一个困惑,就是Wiki该怎么写?因为wiki的思维方式,很多人还没有尝试过。而wiki代表着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方式。
我使用Vim,是因为Vim是最方便的文本编辑工具,可以使用它的内建命令,以简单的步骤实现复杂的要求。最重要的是,Vim里面内建了正则表达式工具,可以用一个命令取代重复的工作。
而Vimwiki的特性,不用我多说,因为Vim是如此强大,而与Vim结合紧密的Vimwiki自然是首选。而Vimwiki在使用上也很方便,基本上是属于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虽然实现起来还有点简陋。但是胜在简单,够轻,适合个人使用。而Vimwiki的官方主页上也写着,Vimwiki就是专属于个人的Wiki工具。
1、Weavi是什么?
Weavi是一个非线性文本创作、管理与分享平台。给人的感觉像是另一个维基百科,但是又有明显不同。这种差异化源自对碎片化信息的理解与收集过程不同。
那究竟什么是什么是非线性文本呢?在日常中读者阅读的小说基本上都属于典型的线性写作文本,特点是单一的视角和流程并且具有强因果关系,如果单独提取其中一段,便让人无法理解。而诸如维基百科中的一个词条,就可以被理解成一种非线性文本。单独截取中间一个小标题,底下的文字就可以独立存在并被人理解。而绝大多数人在阅读非线性文本的时候都不会全部读完,只选取自己需要的部分。

2、非线性编辑
而针对非线性文本的编辑,Weavi并不是第一个专业的软件,比Scrivener就实现了针对非线性写作的支持。但是此类软件的价格高昂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会有些无法承受。而且缺乏碎片式收集和分享功能。而Weavi则正是适合非专业用户进行轻型的非线性协作与分享的在线工具。
当使用传统的Word撰写文章点击保存后,就是一篇文章的结束,对于Weavi来说,点下保存,却才刚刚开始。
Weavi可以不用考虑究竟从哪开始进行写作,可以先把要写的东西列出来之后再整理。换句话说,在下笔前不必考虑现在正在撰写的文字在未来的整个作品中要放到什么位置,因为不管它放在哪里属于哪一个层级都不会对未来的整理造成障碍。

3、简洁、快速的线上文字协作
除此之外,Weavi的目标不仅仅是作为一款非线性写作工具出现,更多的是为了之后社交化的扩展。提起基于文字的社交平台,我们总是想起最近火起来的Medium以及它在中国的追随者简书和十五言,然而Weavi想要做的却和Medium不太一样。
Medium的社交是基于读者的共鸣,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作者与读者,Blogger与订阅者关系的美化。而在非线性文字平台上,社交可能意味着再创作与续创作。类似于Github中Fork的概念,只要一个作品流的原作者同意,那么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在Weavi上建立一个作品的分支,从某一个节点开始续写自己创造的新内容,甚至在写过一部分之后能再进行合流。这在许多同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是一种强烈的需求。Weavi的这种模式下双方的互动都是写作者,是一种对等关系,重新定义了文字社交媒体的概念。

4、系统化的碎片化知识管理
此外,Weavi不单单只能被当成一种文本编辑工具。它还包含着更多的实用性功能。以记者为例,作为一名记者每天会接触到大量的稿件,在整理的时候往往是使用文件夹加文件名的的方式。而使用Weavi则完全不必这么麻烦,在有大量的文章需要管理的基础上,Weavi就可以依照非线性标题模式建立完整的构架,可以非常方便对以前的文章进行搜寻整理、整合、关联和再编辑。尤其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本像建立思维脑图这种繁琐的工作也能很方便的完成。无论是工作大纲还是活动安排,在Weavi上处理都游刃有余。
与前述工具相比,Weavi的特点在于能够集学习、保存、共享、使用的场景于一身,仍能不失简洁与轻便。在功能上亦能够满足类似于思维导图的个人知识库管理和类似于Github的简洁、快速的线上文字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