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远离强迫症
正常儿童在发育早期也可能有轻度的强迫性行为。如有的孩子走路时,喜穹梦忡荀欢用手抚摸路边的电线杆。有的孩子走路时,喜欢用脚踢小石子,有的孩子爱反复地计算窗栏或凉台栏杆的数目等等。这类行为不伴任何情绪障碍,而且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一个患有强迫症的儿童,除以上还常有的症状外,还会有其他强迫性症状,如强迫意向、强迫观念、强迫情绪等。其症状表现也多种多样:如要求自己上楼梯必须一步跨两级,走路必须走两步路一下。 这类儿童强迫症患者,如不让他重复这些动作,他们反而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如果让他们反复进行这些动作,患儿并不像成年的强迫症患者那样,有明显的内心矛盾和焦虑不安。一般来说,患儿对自己的强迫行为并不感到苦恼和伤心,只不过是刻板地重复这些行为而已。
应对措施
1、意念训练 儿童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时,家长要帮助儿童用意念努力对抗强迫现象,使紧张恐惧的心情放松,并告诉儿童这种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并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当然,做到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要有毅力,经过反复训练,多数儿童的强迫现象才会逐步消失。
2、行为疗法 对单纯用意念不能对抗的强迫现象,可以采用“行为对抗疗法”帮助矫正。 对抗疗法基本上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把对抗刺激与强迫行为反复多次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使之与原来的强迫行为相对抗,消除原有的错误行为。
3、培养爱好 家长要鼓励强迫症的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外界接触,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打球、跑步等,以建立新的大脑兴奋灶去抑制强迫症状的兴奋灶,转移对强迫症状的高度注意力,这样可大大促进病情的恢复。
4、纠正父母不良性格 如果强迫症患儿的父母有性格偏异如特别爱清洁,过分谨慎,过于刻板,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等,要予以纠正,否则会影响患儿强迫症状的康复,并且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心理发展,这一点甚为重要。
5、药物治疗 严重的强迫症患儿,由于强迫症状影响了上课学习和日常生活,因此必须进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