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一、狂莉哚婢畜禽养殖业定义与特点
(一)畜禽养殖业定义
畜禽养殖业是指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裥玻饬岘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禽、畜肉产品、蛋、奶、羊毛、羊绒等畜禽产品的生产部门。畜禽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畜禽养殖业特点
畜禽动物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同时畜禽养殖业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与季节性。根据禽畜动物的生理特性,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引进、繁育子代,年底子代即成长完全可进入流通市场。此外,禽畜产品价格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以养猪业为例,由于生猪消费的需求相对供给来说增长较为稳定,因此猪价波动主要与供应的变化有关,阶段性供需关系变化引发猪价周期性波动在没有国家干预和重大疫情的情况下,目前我国猪价运行仍遵循“蛛网理论”周期性波动。
价格波动周期与养殖周期相一致,从纯种猪到最终可供出栏的商品肉猪一般需要18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猪价的完整周期一般为2-3年。具体来看,生猪养殖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三类猪,分别是纯种猪(一元)、能繁母猪(二元)、商品肉猪(三元)。我国纯种猪主要从美国、丹麦等品种优势较突出的国家引进(如杜洛克、长白、大白等,每头纯种猪引进成本5000元/头左右),纯种猪的幼仔到形成产能一般需要4个月时间,从种仔猪养成能繁母猪(头均价值为1500-2000元)一般也需要4个月左右时间,配种怀孕周期大约为115天,产下的商品仔猪经过35天的保育期之后,即可转入育肥舍,进入为期3-4个月的商品肉猪育肥周期。能繁母猪的空怀期根据配种情况而定,一般至少需要7-14天。
二、畜禽养殖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畜禽养殖业政策环境分析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近年来我国对畜牧业、饲料行业、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的规范不断健全和完善,逐步建立了多层侧的法律法规体系。
图表1:畜禽养殖业主要法律法规
三、畜禽养殖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畜牧业产值规模分析
由畜牧业的产值规模可反映出我国禽畜养殖业的发展规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畜牧业迅速发展,畜牧业产值不断提高,自1949年的33.7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209.3亿元;1990年,畜牧业产值进一步增加到1967亿元,是1949年的58倍多,1978年的9倍多;至2011年,畜牧业产值高达25770.70亿元,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可见随着中国畜牧业产值的不断增加,其在农业中的地位也有所提升,目前畜牧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图表1:2001-2011年我国畜牧业产值变化情况(单位: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