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奇观,惊现神奇的冰汤圆
正月十五结束,寒假也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好迎接新学期的准备?学姐在此准备了一个小小的知识点,让大家以地理视角看看近期咱们东北吉林的“冰汤圆”现象。
2月14日,位于吉林西部的洮南市四海湖国家湿地公园出现了一幕奇观吸引了大量网友围观:在四海湖上,成千上万颗冰球堆积在湖面的冰层之下,看上去密密麻麻相当特别,被形象的称为“冰汤圆”,恰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夕,出现这样奇特的“冰汤圆”景观更是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芬兰海滩铺满冰疙瘩。
在海水温度降到冰点时,一些漂浮在海面的杂质周围会形成冰,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成核效应”,冰一旦形成,四周的过冷水(已经降到冰点之下的水)就会在它的表面凝结,使得冰块越来越大,最后凝成一大片冰。
但海水并不平静,所以小块的冰并不会立刻结成一大块,而是在相互碰撞摩擦中变得越来越圆滑,最后团成一颗颗冰球。

极速降温使得湖水表层形成薄冰壳,雪花在冰壳上堆积,湖水又在寒风吹拂下荡漾导致冰壳破碎并相互碰撞,最后团成了一颗颗冰球。随着气温进一步降低,冰球就被固定在了冰层之中,其形成的过程与芬兰海岸边的冰球一样,不同的只是四海湖的波浪没力量将它们推上岸。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87
阅读量:56
阅读量:57
阅读量:84
阅读量: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