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欢乐颂2》,你会明白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
1、欢乐颂五美之读书
邱莹莹,失恋的时候起劲儿在一堆鸡汤成功励志学中寻找安慰;曲筱绡,在美留学几年,英文听不懂两句,当赵医生谈起弗洛伊德的时候全程懵逼;关雎尔,应该都看些正儿八经的书,毕竟谈起王小波的书的时候她都能脸红害臊;樊胜美,谁没看见过她看书?每天为一堆破事忙得焦头烂额

2、读书的层次
显而易见地,从这几位女性当中,我们看到了读不读书,对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带来了很大的差异。其他几位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向安迪求助,安迪似乎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存在。安迪更加偏爱那些有逻辑的、科学的书籍,所以她能在故事中解决经验,在理论中解决问题。

3、读书能带来的是什么?
坚持读书的人,心一定是饱满生动的,最终也会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读书带给人的改变,虽说是潜移默化,但长期坚持读书对人的改变是非常明显的。
女神三毛曾经在《送你一匹马》里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这句话,用在主持人董卿再合适不过。在《朗读者》节目中,她出口成章,唐诗宋词信手拈来,名人名言俯拾可得,优雅的谈吐自然流溢,清丽的仪态自成高格,一看就知她一定是个平时酷爱读书的女人。
在人群里,我们总是能认出来那个气质非凡的人。这气质是涵养,是学识,是所读过的书共同浇灌出来的。

4、知识改变命运,实际改变的是认知
读书是一种思考与认知,它并不能为你带来直接的财富提升,却能有助于你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实则是知识改变了你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对每一件事的态度。

5、越长大,越觉得书读太少
好多年前,林夕讲过他是一个七分理性,三分感性的人,那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能写出这样歌词的人反而是理性占了上风。后来知道夕爷每天绝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阅读上,读报纸读文学读佛理哲学。
小时候我们总问,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当读了很多书的时候,已经不会再问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再长大一些,只会觉得自己读书读得太少了。如果读了越来越多的书,你会发现读书让人的姿态越来越低,眼界却越来越高。书不会拒绝你,读书是一件很公平的事情,在岁月的流逝中,它会把最美好的运气融进你的生命中。

6、读书和读书的人生究竟差在哪儿呢?
记得杨绛先生曾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