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冬天日常养护

2025-05-23 05:54:07

1、三角木、拖拽绳冬季驾车难免会遇到冰雪和路面极滑得时候,不得已在冰雪路面的坡道中停车、起步,可能会出现打滑的情况。三角掩木和拖拽绳此时就能派上用场了。值得注意的是,拖拽绳的选择上要注意其强度。灭火器冬季气候较为干燥,是火灾事故的高发期,在平时应该多注意车辆的电路和油路,尽量避免不要使用明火来烘烤车辆,检查车载灭火器的压力是否在有效区域内。冰雪铲、铁锹冬天由于雪霜等原因,经常在隔夜之后汽车挡风玻璃上结了一层薄冰,开暖风吧,比较耗时,市面上有一种汽车风挡专用冰雪铲可以轻易解决这个问题,网友可以在网上购买一下。或者可以在冬季停车时将报纸或者塑料薄膜覆盖在玻璃外面,用胶带加以固定,也可以防止挡风玻璃结霜;冬天路面比较湿滑,经常会出现轮胎打滑的情况,这时需要在轮胎下铺上沙石或者泥土来增加轮胎的摩擦能力,准备一把顺手的铁锹这时就变得至关重要了。防滑链冬季冰雪路面行驶,少不了给车辆轮胎穿上一双特殊的鞋——防滑链。卡车上所使用的防滑链一般由钢链制成,原理很简单,安装也比较方便。使用防滑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防滑链和轮胎的匹配;2.安装防滑链后,避免急剧的加减速,更不要高速行驶;3.防滑链只适合在冰雪路面使用,在干燥路面应该卸掉,否则对轮胎磨损较大;4.防滑链只能用在驱动轮上,且安装在同一轴的车轮上。

2、底盘的养护冬季的恶劣环境,使汽车底盘变得非常脆弱,路面沙石的撞击,破坏了汽车底盘原有的防锈层,大气中的湿气慢慢腐蚀车底,尤其是融雪喷洒的盐水,对底盘可是致命的。而平时车主对底盘都疏于照顾,当发现有漏油、底盘变形时,底盘早已锈迹斑斑。更糟糕的是,许多新车车主认为新车已经做过防锈,甚至有些车身上还标注有“镀锌车身”“8年防锈”,因此,误认为无需再为爱车做底盘保护处理。殊不知,车底常年潮湿,经常遇沙石撞击,冬季昼夜温差,加上酸雨及其他化合物质的侵蚀,单凭薄薄的电镀锌层是无法长期对抗恶劣的路面环境对其所造成的侵蚀。现在,绝大部分的汽车出于成本考虑,只做了局部简单防锈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防锈。所以在欧美、港澳、日本等汽车消费比较成熟的地区,新车落地,超过九成的车主第一件事就是做底盘保护处理

3、冬季车窗除雾冬季驾车,玻璃上出现雾气影响视线的情况时常发生,尤其是在降雨或降雪等湿度大的天气下,玻璃上的雾气会比平时更为严邓咀挚垡重。很多人用纸巾或者抹布擦,其实这是最不可取的办法,不方便不说,在驾驶过程中擦玻璃还会产生危险。其实应对雾气的方式有很多,有时候结合起来使用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车窗起雾的原因主要是“内热外冷”温差大,这样车内的湿气在玻璃上遇冷,就容易结成雾气,除雾也是针对这一主要原因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方法一:用空调系统使用空调除雾功能是平常的做法。将风量适当调高,同时打开制冷开关,这时冷风会吹到玻璃上,雾气很快就会一散而尽,效果很快很直接。这个方法有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车内的人可能会感到很冷,而且吹几分钟可能就会关掉冷气,不一会雾气又开始挂在玻璃上,又要开冷气。此外,还可以热风除雾。打开热风,既不会增加额外的能耗,还可以舒舒服服开车。其实,用热风吹玻璃的效果是好于用冷风吹的,只不过是过程比冷气慢了很多。刚打开的时候确实会使玻璃内侧的雾气变得更大,这是因为内外温差更大了,等热风将车内的水分烘干后,玻璃就会变得透亮了,过程几分钟就好,因为车内干燥了,很长时间内也就不会再起雾。所以建议在停车状态下先使用热风除雾,之后再上路就可以一直保持清爽。另外,行车过程中开启外循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雾气产生。除了前风挡,侧面的车窗也会起雾的,前排侧窗上的雾会影响驾驶员观察后视镜。现在的汽车都有一个单独吹前排侧窗的出风口,不过普遍很小,如果觉得效果不明显,我们可以关闭两个中央出风口,这样就可以让两侧的出风口获得更大的出风量。总结:冷气除雾效果很快,但是车内会比较冷;热风效果稍慢,如在行驶之前进行了热风除雾一路上会非常清爽,且暖和。方法二:开窗对流如果雾气不大的话,可以将两侧的车窗打开一条缝隙,这样让车内的空气进行对流,车内的温度慢慢接近车外温度,雾气就会散去。好处就是可以达到开冷气的效果且不增加油耗,但是这种方法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用的,比如寒冬和下雨的时候就不行。总结:在不下雨且温度可以接受的情况下这是不错的方法,缺点是跑高速时不合适使用。方法三:洗涤剂类防雾勾兑“防雾剂”来预防雾气的方法已经被很多人熟知。洗涤灵和水的比例在1:10左右,然后用脱脂棉或干净柔软的布蘸着它涂抹于前后风挡玻璃内侧上即可。待晾干后再擦掉留在玻璃内侧残留的水印。与空调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一些。窍门总结:可以在10-15天时间内有效,花费很少,但操作过程比较繁琐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