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耳朵流出液体怎么办
1、小宝宝耳朵中会流出黄水,这是外耳道炎的表现,它与孩子的耳朵内流入了眼泪、呕吐物、洗澡水等有关,治疗方法是用消毒棉签先轻轻拭去分泌物,再用双氧水棉签擦拭,最后滴上抗生素滴耳液。宝宝的耳道有液体积聚或流出,医生称之为“耳溢液”。常见情况是因为宝宝的耳朵里有油耳、耵聍。

3、外耳道 这是宝宝在夏季的常见病。外耳道与其他地方皮肤一样有毛囊,当细菌侵入外耳道毛囊时,就会引起外耳道 。妈妈如果给宝宝挖耳朵时,或者宝宝洗澡、游泳时,细菌可能会乘机而入。妈妈注意:宝宝洗澡或游泳后要把外耳道擦干。当宝宝患外耳道 时,常常伴有发热,小宝宝容易哭吵,大一些的宝宝会诉说耳痛,会不愿意让大人摸看患侧耳朵,且不愿意向患侧睡觉,怕受压而痛。这时宝宝的外耳道能有单个或多个小 肿,破溃后会流脓,妈妈应带宝宝去看五官科医生。

5、化脓性中耳炎 桡暾瑟丁宝宝容易伤风感冒,而他的耳朵通咽部的耳咽管短而宽,呈水平状。化脓性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很容易通过耳咽管和耳道侵入中耳引起炎症。小宝宝吐输坚恕庥奶汁,也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洗澡时肮脏的水流入耳道内,也能引起中耳炎。患中耳炎的宝宝有发烧、耳痛、哭闹,不肯吃东西等现象。待脓液积到一定程度穿破耳膜,脓液向外耳道流出,有臭味,听力也会减退。妈妈一定要及早发现,带宝宝进行治疗。如果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或细菌耐药,此病可反复发作变成慢性中耳炎。妈妈注意:1、避免小儿呼吸道经常感染,一旦得病应及时就医。2、保持宝宝口腔、鼻咽部清洁卫生。3、给小宝宝喂奶时要抱起喂,防止溢奶后奶汁进入耳咽管,引起中耳炎。4、给宝宝洗头、洗澡时,千万不要让水流到宝宝耳朵里。5、妈妈平时要经常检查宝宝的耳道是否有东西堵住,或液体流出,发现了要及时就医。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29
阅读量:62
阅读量:57
阅读量:38
阅读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