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动力装置分类及应用介绍(2018版)
发动机如同游艇的“心脏”。体现发动机品质高低主要是看动力性和经济性,也就是说,发动机要具有较好的功率、良好的加速性和较低的燃料消耗量。影响发动机功率和燃料消耗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有排量、压缩比、配气机构。 不能单凭速度一项指标来评定游艇上发动机的性能,在游艇上,性能是舒适性,稳定性,操控性,节省燃料,及速度的融合体。
对游艇的推进方式可分为四大类:
1、舷内机,这一种的推进型式一般称为轴系推进。大的艇型,几乎搜艇网全部采用此种推进型式。
2、舷外机,一般都是挂在船尾的小型汽油机,常见于小艇,国内非常普遍。
3、舷内外机,介于舷外机与舷内机之间的一种机型,其利用Sterndrive来推进,动力部分在艇内,而sterndrine在艇外,故又称为I/O(Inboard/Outboard)drive。欧美普遍采用汽油,但考虑安全性的因素,在中国大陆,汽油类型通过船检是挺困难的。
4、喷水推进主机,常见于摩托艇,及特殊用途艇。象一个水泵,从艇底吹取水,并把水喷向尾部,以此获得向前的动力。其优点为,可以在吃水较浅的地方航行,又因没有螺旋桨,当乘员落水时,没有危险,所以,是摩托艇动力的首选。
游艇哪些因素对动力装置有影响:
1、艇底 为了达到最高航速,在艇的首尾方向(纵向)上,从艇尾起约5英尺(1.5米)的一段艇底应尽可能平直。 为了达到最佳航速和兴波最小,艇底和艇尾板的连接处应成尖角。 在首尾方向(纵向上),如果艇底呈凹形,称为“凹底”。有凹底的艇在艇尾板附近会产生较大的升力,迫使艇首下沉,从而增加浸湿面和降低航速。但是,凹底有利于起始滑行,并可减少艇首起伏颠簸(有节奏性的跳动)。艇制造厂往往故意将其制成轻微凹形。有时候,在拖运或存放时,在艇尾板下支撑不当,也会使艇底内凹。 “凸底”与凹底相反,即在首尾方向上,艇底凸起或隆起。有凸底的艇航行时,会造成艇首起伏颠簸。 凹底、凸底或粗糙艇底,尤其在关键部位,都对艇的航速产生不利的影响,往往会使艇的航速每小时降低几英里。
2、污底 污底是指附着物(通常是水生动植物)粘附在艇底或传动箱的外表面。这种附着物增加艇航行的阻力,降低艇的性能。在淡水水域,这些附着物有淤泥、植物、水藻、粘质物、姝耒匝揎化合物、矿物等。在咸水水域,通常是藤壶、苔藓及其它海水生长物,极易繁殖。因此,为了尽量提高艇的性能,不论在哪种水域航行,必须使艇体尽可能洁净。 专用的艇体防污剂,例如防污涂料,可以延缓污底。但是,传动箱(舷外机或艇尾传动装置)都是铝制的,选用的防污涂料必须是有机锡基,不含铜。三丁基乙二酸(TBTA)涂料与铝是相配的,不会产生电蚀“电池”,从而不会产生电蚀问题。其它涂料往往会产生电蚀现象。按照制造厂的说明书涂敷,这种防污涂料能起良好的防污作用。
3、艇上的载重布置 艇上装运乘客和货物的布置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影响到艇的航行倾角或艇态。为了达到最高航速,所有可移动的重量(乘客和货物)都应尽可能靠近艇尾,使艇首升高到最佳仰角(3-5°)。但是,有些艇,把重量后移后,会产生艇首剧烈起伏颠簸。 舷外机和舷内外机。后面两种是适合小艇使用的带螺旋桨的集成推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