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小知识,保暖从寒露开始

2025-07-10 03:28:25

朋友们,此时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都快要凝结成霜了。南方的朋友是不是都开始穿上了秋裤,衣服裹得严严实实的?北方的朋友是不是已经开始穿上初冬的毛衣、棉袄了?当天气突然转凉,除了日常养生,还要注意这6件事,让我们少生病,多一些底气度过寒冷的冬天,养护我们的身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秋冻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1、它是第一个提到“寒”的节气,天气开始转凉,民间有“白露白花花,寒露添衣裳”之说,中医养生方法却强调“秋冻”。“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流传已久的养生保健谚语。“秋冻”是说秋季到来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应有意识地让身体适当“冻一冻”,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为适应寒冷的冬季做准备。但有些人即使是在早晚气温较低时,也穿得非常单薄,甚至在冷空气来临时,也仍然恪守着秋冻的信念,结果染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所以,秋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应科学地进行。

突然转冷的季节,最适宜艾灸

1、天突穴天突穴,可调理咽喉部位疾病。不仅对调理甲状腺有效,像慢性咽炎、喉咙干痒等,都试一试艾灸它哦。它的位置很好找,在我们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寒露小知识,保暖从寒露开始

2、委中穴委中穴是足太阳经的合穴兼血郄穴。血郄是主活血的,所以这个穴位是活血化瘀的宝贝穴~它的位置也很好找,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左右腿各一。

寒露小知识,保暖从寒露开始

3、大椎穴大椎穴,是身体的“小太阳”。阳气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寒邪首先侵犯的也是它。所以艾灸大椎穴用来养阳,效果是真不错。大椎穴找起来还蛮轻松的,在脖子和背部交接的地方,有一个突起,大椎穴就在这个突起的下面凹陷内。

寒露小知识,保暖从寒露开始

4、肩井穴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这个穴位的气血为地部经水,所以它是可以疏导水液的。医家常用这个穴位来活络消肿,祛风清热。这也是它能调理颈椎问题的所在。取穴时,要正坐,当中指的指腹向下按揉,有酸麻、胀痛的感觉时位置就对了。

寒露小知识,保暖从寒露开始

寒露后,必须防感冒

1、常搓大椎穴提升阳气防感冒深秋感冒多发,要养成习惯,出门前用手掌搓热大椎穴。大椎属督脉,督脉总领一身阳气,搓热大椎可以提升阳气,使阳气固卫体表,收缩毛孔,防止感冒。

寒露小知识,保暖从寒露开始

2、每天中午弹中指,强心护心寒露以后,气血流注心包经,这时抓紧锻炼,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冬天手脚冰凉的状况会得到改善。每天中午弹中指——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100遍,可以疏通心包经,增强心阳,起到强心护心的作用。

颈腰脚,三保暖

1、暖颈: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咳嗽、感冒、嗓子发炎。戴条围巾可以有效保暖颈部。宜经常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

2、暖腰: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等症状容易受冷刺激而加重。老年人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另外,广播体操里的腹背运动和蹲起运动都能很好地温暖腰背,时常用搓热的双手捂在腰眼上也有很好的温热作用。

3、暖脚: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以外,还可以利用晚上看电视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做完运动,再用热水泡脚,可舒筋活血,温暖全身。

喝足够的水,防脑梗

1、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有脑血栓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间适量饮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栓塞。

七点后不进食,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1、寒露养生重在收,对应到一天之中的寒露小时令就是吃饭。研究人员追踪调查了721名平均年龄53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现晚上7点后进食、或就寝前两小时内的进食者,夜间血压不降、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不进食者的2.8倍。所以,寒露过后,切记晚上7点之后不要再进食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