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2025-11-04 09:21:21

1、数学生活化,让孩子觉得“有用、简单又易懂。”

    (1)在家里的一个角落设置一个“微型超市”,准备人民币元、角、分若干,孩子每天晚上选择转天需要的物品,进行购买,可以熟练元、角、分之间的换算,也可以提高口算能力。

   (2)让孩子参与家庭中的购物算账,计算水、电、煤气等活动,让他们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增加学习兴趣。

生活中的场景能让孩子发现:数学不是课本上的枯燥数字,而是每天都要用到的,习惯了,自然就会减少抵触。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2、用游戏“包裹”知识,让练习变得跟有趣。

     (1)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可以采用“口算接龙”的游戏,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年级再高一些,还可以利用扑克牌玩“加减乘除算24”的游戏,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2)利用拼图、积木等进行拼搭,理解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如:用12块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周长最长是多少?最短是多少?通过拼摆出所有情况,发现其中规律: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短,反之,周长越长。

      游戏里的数学,孩子不会觉得是是完成任务,反而会主动完成,积极参与。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3、动手实践“摸透”数学,告别抽象概念。 

      数学里有些概念很抽象,让孩子动手试试就懂了:

      (1)学习“长度单位”时:让孩子摸摸卡片的厚度,体会1毫米,带孩子用尺子量课桌、铅笔,甚至用手比划“1厘米有多长”“1米到自己哪里”;

     (2)学习图形时,让孩子用彩纸剪出三角形、正方形等,拼一拼、折一折,感受图形的特征与变换。

      亲身体验能把抽象知识具象化,孩子在动手过程中领悟数学原理,印象更深刻。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4、结合数学“小故事”,让数学变得有温度。

      孩子不喜欢学数学,是因为数学学习中接触的是一些冰冷的数字。在数学学习中适时增加“小故事”,以降低数学学习的枯燥感。

     讲科学家的故事,如华罗庚在艰苦环境中坚持研究,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韧性。再如结合孩子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讲煽情小故事。在学习小数的计算时,孩子们经常因为粗心点错小数点,给孩子讲“小数点的代价的故事”,让孩子通过故事知道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返回大气层时,突发的恶性事故就是地面检查时疏忽了一个小数点。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懂得:对待任何事情不能有丝毫马虎,哪怕一个细枝末节,都会付出沉重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代价。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5、“小成就”点燃热情,让孩子尝到“甜头”。

       兴趣的关键是“成就感”,让孩子在数学中找到自信的感觉:

     (1)做一本“数学小奖状”:孩子独立解出一道难题、发现一个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就画张奖状给他,贴在墙上;

     (2) 玩“数学闯关表”:把每天的小任务(如“算对10道口算”“认识3个图形”)写成关卡,闯过就贴星星,集满换小奖励;

     (3)让孩子当“小老师”:鼓励他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讲给家长听,家长适当示弱,多问几个为什么,孩子讲明白的过程就是加深兴趣的过程。

      其实,孩子不是天生讨厌数学,而是需要被引导着发现它的趣味和价值。从生活里学、在游戏中练、用鼓励铺路,孩子会慢慢发现:数学不仅不难,还挺有意思的呢!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