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历史与产地论证
老一辈说,广东三件宝,陈皮老姜禾杆草,将新会陈皮推到了广东土特产的第一位,并且是口口相传上百年,可见新会陈皮的宝贵价值早已经在南粤大地深入民心。

2、我们既然是做茶文化、做陈皮文化,就要对文化持严谨的态度,顺口开河是不行的。新会最早有柑果的记录是在元代,距离现在有七百年左右;新会陈皮被医学家载入典册首推李时珍,他在四百多年前成书的《本草纲目》里面明确新会陈皮具有“治百病、理气燥湿”的作用并指出新会陈皮是最好的。通过李时珍的推荐,新会陈皮才逐渐在明清两朝流传开来。

二、人文荟萃的核心产区
1、新会天马村,三江汇流、万顷晴莎,距新会古城仅6公里,是富裕的士大夫优先考虑购置田产的所在,而柑橘在古代是富人垄断的产物,只有江南富户才会有条件带着柑橘南迁。天马村有生态环境保存得非常完美的小鸟天堂,并相继孕育出岭南大儒陈白沙、新民主领袖梁启超家族,是一片人杰地灵的乐土,没有累世积聚的书香熏染是不可能的。

3、古人虽然没有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化学试剂,但不乏精益求精的专注与毅力。在几百年来,从中原大地迁徙到新会的先民们辛勤劳作,不断优姝耒匝揎化、选育出适合制作陈皮的柑果,并且累积数百年经验,总结出一整套栽种、开皮、晾晒、储藏的传统工艺,将新会陈皮的功效最大化释放。在清代,新会陈皮被列为贡品御药,被百官争相收藏,在民间更是被大众视为传家珍宝。清朝末年,国家破碎、民族凋零,广东人大量远赴南洋、西洋,华侨们更加视新会陈皮为至宝,新会陈皮愈久弥香,最能解远离故土亲人的思乡之苦。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