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最后备考全攻略

2025-05-21 06:46:38

  前段时间已经立冬,冬日的寒冷也在加剧,越冷,代表考研的日期越来越近。走在从自习室到宿舍的路上,踩在脚下的落叶,发出的“沙沙”声,有种更加踏实的感觉。既然已经走上了考研路,既然已经还剩下几天的时间,那我为何还不再加油一把,为自己争取一个成功的机会?我想对我自己说,也想对各位正在奋斗的考研人说:考研,我行!写一下最后几天的复习攻略,希望对大家有更多的帮助。

  一、积极的心态面对考研

  之所以把心态篇放在第一栏,是因为我认为,这个时候,心态甚至比复习方法更重要。

  (一)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在考研学生中普遍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每年的暑假有十个人准备考研,到现场确认缴费时只去了八个,等到考试去到考场的只有六个,考完英语第二天到考场的只剩下四个……这是一个故事,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它能说明“坚持”对于考研是多么的重要!你,即将成为那八个人中的一员,只有成为坚持考完全部科目的四个人,才有可能成为被录取的那一个!!

  “在最后两个月里,一定是考研复习整个过程中,最紧迫,最艰辛的阶段。毫无疑问,这也是提高最明显的阶段。不但从系统的基础部分复习,逐渐准入实战演练,从对考研毫无概念,到逐渐心领神会的过程。”最后两个月是最容易产生动摇的时候,因此,第一条建议就是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要放弃!

  在这里,特意对应届生和在职考研的朋友提个醒。

  (1)应届生如何正确处理找工作与考研复习

  坚定备考者,应该剔除杂念,安心备考。

  如果你确实需要边考研边找工作,也没有关系。但是,你千万不能拿找工作当挡箭牌来荒废自己的考研!

  (2)在职考研如何坚定地完成自己的考研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在考研群体中,在职考研者弃考率是最高的。通常有两方面原因,工作忙碌难以完成复习,意志不坚定中途放弃。归根结底在于在职考研相对压力较小。

  建议是:多想想你为什么要考研;多看看那些让你振奋的励志帖。加油!没有什么不可以!不要给自己借口!

  (二)调整心态,以我为主

  “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看过《倚天屠龙记》的朋友一定记得这句话。

  别人的进度会让你倍感压力,或者版友的模拟题分数让你紧张…适度紧张是好事,但是,没有必要过于纠结与他人对比!提升内功才是王道!

  1.如何看待晒分

  每年考前一个月政治版晒模拟题分数的版友都会很多,这些晒分帖可能会让一部分版友觉得紧张。其实大可不必!

  一般来说,只有分数不错,才乐意来晒晒,选择题做20+的朋友很难有心情来晒分。所以,满眼尽是高分也很正常。

  2.预期目标

  数学版前一阵就有版友疑惑:“哪有那么多人做真题130+”,最近政治版也有版友质疑:“大纲解析怎么可能看5遍!”。

  实际上,这些完全有可能的。咱们论坛每年的考生数十万考生,牛人自然是有的,数学每年考120+、130+的大有人在。政治大纲解析看五遍甚至七遍八遍都很正常。

  这就要想想你的预期目标,比如政治,你的目标是过线就ok;别人不考数学,目标可能是70+。所以,即使别人看了八遍你也不用担心,做好自己该做的,达到自己的目标就ok了!

  (三)积极暗示,激发潜能

  简单的说,要能看到自己的优点,自己的进步!

  要学会淡化消极影响,神马不开心不顺心都素浮云!心情不好时要尽快转移注意力,不要让自己沉浸中低落的情绪中。

  与人相处时要学会赞美他人、宽容他人,这样才能为自己营造宽松温馨的环境。

  二、认真地复习备战考研

  在这一部分,先提醒大家,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这里分享的经验和建议仅供参考。

  关于专业课,各学校各专业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一点应该是一致的:重视真题!

  原因有三:专业课考察范围、侧重知识点较为固定;

  专业课题型较为固定;

  重要知识点甚至会以原题的形式重复出现。

  建议:

  1)加强对近5年或3年的专业课真题的研习,争取对命题范围和命题思路做全面的了解,并试着预测一下今年的将会考察的范围。

  2)如果您的指定教科书后有章节习题,这个肯定是复习重点,不必多说。如果在市场上还有出售的类似题目全集之类的相关辅导书,也应该买来看。

  3)如果您所报考专业在国内是较强的,那么您可以参考同样较强的几所学校的相关专业的考试题目,可以起到补充的目的。

  总之,要重视真题,研究出题规律!

  三、健康的体魄迎战考研

  关于生活篇,相信大家都有能力照顾好自己了,不做过多啰嗦。此部分内容因人而异,请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主要强调八个字:合理作息,张弛有度

  1.结合个人习惯,合理安排作息

  2.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愉悦心情

  3.寒冬时节,适时添加衣物;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