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1、家庭猪场的经营规模要适度家庭猪场规模的大小与经济效益的高低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成正比例,只有当生产要素的投入规模与本猪场经营管理水平相适应,而产品又适销对路时,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3、提高饲料利用率,科学饲养,科学搭配苯逑沃元饲料家庭猪场为适应自己的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讲究科学养猪,除选择良种猪饲养以外,要饲喂全价配杌丰居瘁合饲料,实行科学管理,掌握适时屠宰和出售,提高出肉率。在养猪生产中,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70%以上,养猪效益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科学选择单料和科学搭配。有些养猪户由于对饲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在选购饲料上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养猪的效益。首先要避开选料误区,粗蛋白、消化能等化验指标只能作为参考值,关键要通过对比,看料肉比,选择出优质高效饲料。选用预混料或浓缩料时,须按配方配好原料,切忌随意抓放,这样才能满足猪的营养需要。要按猪的不同生理阶段用料(乳猪、小猪、中猪、大猪、公猪、母猪各有自己的饲养标准),否则会造成饲料浪费或猪生长不良。仔猪要注意抓开食,过好补料关;抓旺食,过好断乳关。仔猪切勿喂得过饱,防止精料过多,否则会造成拉稀和诱发水肿病。不要突然换料,换料时要把原来的料和新料掺和喂,逐渐减少原来的料,并增加新料,经过5-7天完成换料过程。猪料中粗纤维不能过多,适当搭配青绿饲料,防止饲料单一,以免造成营养不足和营养不全。

5、重视疾病的防治预防为主,“防”字做得好,首先是猪只长的快,饲料报酬高,缩短出栏时间,减少人工开支等;其次是减少治疗投入,降低饲养成本。猪病种类虽多耳病因复杂,但第一死因仍然是传染病,尤其是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和繁殖呼吸综合症等。我们应该坚持“消毒为上,预防为先,防治并举”的原则,猪场至少每7天带猪消毒1次,根据周围和本场疫情适时进行对应的疫苗免疫。一旦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治疗。在做好传染病防治的同时,也要警惕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寄生虫、喘气病、疥癣等。对于新进的仔猪,进圈一周内最好在饲料中拌入驱虫药进行驱虫,在其体重达60-70kg时,再驱虫1次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