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好雪景
冬天到了,雪使这个世黢茕茚痔界变得如童话般美丽,没有一个摄影家不喜欢拍雪。在冬季降雪频繁的地方,到处可见“雪压冬云白絮飞”、“山舞银蛇,原驰蜡像”的景致,摄葩溆氩棍影爱好者都不愿错过大好良机。对于南方人来说,能在冬天见到纷纷扬扬的白雪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而对于我们这些数码摄影爱好者,怎样将雪景记录下来,拍摄出美丽的照片这才是关键的。转贴摄影知识一篇,希望能有所帮助!◇◇技巧:◆分类:依据雪的形态,雪景可分为飘雪、积雪和风雪景观。拍摄飘雪时,应该选择雪团直径大且密度又较稀的雪天,并用深色的背景(建筑物、街道、树林等),把雪团飘落的轨迹衬托出来。拍摄积雪景观最需要准确的曝光,必须考虑许多复杂的因素,如天气的阴晴、时间的早晚、光照的方向和角度、雪的色泽和覆盖情况等等,有经验的拍摄者,会在测光值的基础上大胆增加一些曝光量。
◆曝光:正确的曝光是拍摄雪景中最基本也是很关键的问题。雪是洁白的晶体物,当其积聚在景物上使其成为白色,从而增加了景物的反光度。景物上有雪的部分亮度很高,而没有雪的部分则显得很暗,这使得各部分的反差很大。大部分的数码相机其测光值是由景物反光来获取的,因此如果你直接对着雪景来进行测光,所拍摄出来的画面会偏暗,此时你必须进行曝光补偿才能获取正常的曝光。正确测光和正确曝光是拍摄雪景照片成败的关键。在大面积雪景中,用照相机内测光系统测光,根据显示的数据拍摄雪景,一般都曝光不足,这是因为照相机的内侧光表都是以一定的程序进行测光的,它所显示的数据是综合场景中高光部分、中间色调、阴影部分的平均光值。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在雪景中,强烈的反射光往往使测光结果相差1-2级曝光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曝光补偿,酌情增加1-2级曝光量,也可将照相机对准中间色调物体,采取局部近测,并按此时测得的数据,将相机调到“手动”位置进行拍照。有入射光测光表的摄影者,在雪地里根据照射在被摄物体上的光束测光,按所得曝光数据拍照,那将是准确的。积雪覆盖的时候,由于雪的反光,有雪的部分背景亮度显得很亮,而没有雪的部分则很暗,反差很大对于大多数自动相机来说,测光是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度来定的,所以由于积雪的光反射,使得环境背景光的强度值比较高,而实际上物体的亮度并不高,导致测光不准,此时直接拍摄则照片往往显得曝光不足,大白天的景色看起来象晚上,白白的积雪看起来是土黄色的,多么恐怖呀!下雪的时候天气必然潮湿,湿度比较大,雾可能比较重。如果温度不够低,则雾气和液态的雪花相夹杂着,造成能见度低,有雾气的时候通常能见度在1公里以内,此时尽量不要用过高的变焦倍数,否则画面会很模糊、颜色也暗淡,还不如走近些再拍。由于积雪的光反射造成的测光不准,使得在顺光和逆光的时候都可能遇到反差很大的画面,比如拍松树,有雪的地方很白,没雪的树枝则显得特别暗,再加上整体曝光不足,排出来的效果往往是黑色的,“大雪压青松”变成了“脏雪和铁丝”,岂不大大的糟糕?大多数数码相机的曝光时间可以手动调整,从-2.0到+2.0的范围内以0.5为间隔设置。根据俺的实验结果,一般可设置到1.0左右,拍摄的时候可打开LCD屏,此时可看到调整曝光以后的画面效果或者试拍1张观察,以明亮而不刺眼为佳,不足或过头了效果都不好。 曝光补偿无疑是拍摄冰雪碰到的最大难题,过度是一片惨白没有层次,不足则一片灰暗丧失了雪的韵味。相机上的测光系统以中灰为测光基准,雪和冰要比中灰明亮得多,如果再加上晴天阳光的反射,测光表就会受到欺骗,此时要进行补偿曝光,原则是要加不要减。 若仅拍局部有雪的画面,增加1挡曝光为好,此时雪的比例在画面中占1/3左右。若画面中雪景的比例在1/2以上,则应加1.5至2挡曝光量;若全画面都是雪而且有强烈阳光照射,应加补偿2.5至3挡曝光量,以上数据是以平均测光方式为准。碰上一次好的雪景拍摄机会不容易,最保险的拍摄方法是用包围曝光法。几乎所有的EOS系列相机都有包围曝光的功能,称为AEB功能,即在拍摄测光时,连续三张会设定不同的曝光值,若每一张照片按0.5级顺序加上补偿,总会拍出一张理想的照片。
◆快门:风雪的拍摄,若采用1/30秒的快门速度,则可拍出被风吹卷的雪花的流动感,从而增加作品画面的线条结构。如果你需要拍摄一张漫天雪花飞舞的照片,那么你应该选择较深的背景,这样避免背景的干扰。同时快门的速度也不能太高,一般在1/125秒左右,这样雪花飞舞的雪花可以形成一道道的线条,表现出雪花的动感。在下雪天,要获得一幅雪花飞舞的照片,应选择深色背景作衬托;快门速度不宜太高,一般以115至160秒为宜,这样可使飞舞的雪花形成一道道线条,有雪花飘落的动感。在拍摄大雪纷飞中的人物时,要注意不要让雪花太接近镜头,以免因透视关系让雪花挡住人的脸部。
◆滤镜: 偏振镜(PL镜)是拍摄冰雪时特别有效的辅助滤镜。它的第一个作用是可以有效地消除反光,当然强烈的点状反光不在此列。有了这种功能,拍摄时就可以控制冰雪反光的程度,以达到最好的层次表现。使用方法是将偏振镜装在单反相机的镜头上,缓慢旋转偏振镜,就可以在取景器中观察到反光的表现程度,以达到你需要的效果为止。偏振镜的第二个作用是强化吸收蓝紫色光线而不影响其他色彩。这样在晴朗的天气里,蓝天白雪都会表现在十分出色,否则将会丢失冰雪的层次,拍出来的画面与你看到的景物有很大差异。 使用偏振镜(PL镜)还需要曝光补偿吗?为表现冰雪的白色,仍需进行适当补偿。使用偏振镜后,画面中暗部表现增强了,此时若以正常标准加级补偿,则会使暗部失去层次,为使画面有均衡的表现,加偏光镜后的曝光补偿比未加之前减少1/4到1/3为好。
◆凝露:由于天气比较冷,我们要避免在低温下长时间拍摄,以防止机器的提前老化。另外,当把数码摄像机从寒冷的地方拿到比较温暖的地方时容易发生湿气凝结,此时会因为摄像带与摄像机的磁鼓粘连,摄像机自动保护,摄录按钮暂时失效,无法继续拍摄,所以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你必须要把数码摄像机从寒冷的地方拿到比较温暖的地方,例如从滑雪场回到宾馆房间的时候,可以先将数码摄像机装在塑料袋中,然后密封,当袋内空气的温度达到周围环境温度时再取下塑料袋,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湿气凝结现象的发生了。如果你使用取景器来拍摄,那么在寒冷的冬季里你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你呼出的水汽使机身上变得一片朦胧,有时甚至镜头也会被你的水汽所“污染”,所以你最好随身携带一块软布来随时清洁机身,而且最好在拍摄时带上口罩或者慢慢呼气,如果拍摄时间比较短,那么也可以暂时屏住呼吸。当然,如果你使用LCD液晶显示屏来取景拍摄的话,那么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不过,就如前文所提到的,使用取景器拍摄可以剩下不少电力,在随身携带的电池电力紧张时使用取景器还是比较明智的。注意镜头不要蒙上水雾。注意防潮,如果正在下雪,一定要用个东西罩在相机上面,否则相机进了水就比较麻烦了!◆电池:电池是雪景拍摄时碰到的另一大难题,低温使电池消耗非常快。如在零上20摄氏度还有一半电量的电池,到零下5摄氏度会马上消耗干净。以全天室外拍摄30个胶卷为限,用EOS相机的锂电池,总应该准备3块电池为好。电池在低温下的使用时间是会大大缩短的,所以在冬季外出拍摄时要注意好电池使用时间的把握,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弥补这一缺憾,最好就是要备足备用电池,两块电池加起来的使用时间应该可以大大延长你的拍摄时间,在不拍摄时,我们最好把电池从机身上取下来,放入棉衣口袋中,这样也可以有效的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另外,使用取景器拍摄也可以比使用LCD液晶显示屏节约电力,在电力紧张时建议大家使用取景器来进行拍摄。◆站稳:注意路滑,小心不要跌倒摔坏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