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孩子的教育分为3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占比重的70%,学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10%,这个比例虽然我虽然不是很赞同,但是也有一定道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孩子3~5岁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基本习惯的阶段,这个阶段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如何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呢?如何让孩子喜欢和家长玩耍?
2、多陪现在玩、让孩子喜欢你首先我觉得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接受我们教育的美好起点,我们要做到多陪孩子玩,让孩子喜欢你。多陪孩子玩是要让我们以孩子的角度去同孩子玩耍,而不是以大人的教育,否则就变成了我们在玩孩子,适得其反。一家人经常在一起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形成一个美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还有就是自身的修养及习惯一定要好,给孩子一个典范,孩子会因为你得动作、语言而去模仿学习,这些习惯可能伴随他的一身,如果形成错误的习惯要想纠正过来很不容易了。在业余时间不要整天对着手机、电脑,孩子成长阶段每天看到都是你拿着手机、电脑玩,那么你又怎么让孩子去喜欢和你玩,让他怎么喜欢你,你是否有觉得惭愧。
3、用一些特殊的游戏,让孩子崇拜你如果孩子崇拜你,那么你得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孩子会已你为榜样,像你学习。比如和孩子一起玩让鸡蛋浮起来,道理很假单就是水里加盐,孩子不能做到,而家长做到了,孩子就会觉得很神奇、很厉害,甚至你暗示这是一种魔法,他就会十分崇拜你了,因为他自己做不到。其他的类似的游戏生活中慢慢收集总结哟。
4、坚持赔孩子读书,让孩子爱上学习在3~6岁阶段,主要是看孩子的书籍——绘本,我们不能去买很多的书籍给孩子,孩子可能看1~2天就丢在一边没兴趣了,要使用一些方法,比如在孩子幼儿园放学回家,你就装着在阳台看绘本,让孩子产生好奇心来问你你在看什么,然后再他要看的时候,果断拒绝他。这样拒绝3~5天后,孩子的兴趣会被你充分调动起来,然后你在让他做一件事,比如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等后给,作为奖励给他买一本,这样孩子就会非常的珍惜,记住一句话:要让孩子觉得得来不易才会知道珍惜。
5、在孩子拥有绘本后,家长们就要学会坚持和孩子每天同一时间段看书20~30分钟,读书秘悱哉绦睹诀:先猜读,指着读。猜读就是让孩子看绘画说这是什么,当孩子有认不出来的时候,我们不要习惯性的说明答案,而是应该问:“还有呢?”让孩子继续看其他的,当孩子再次说不出来时,我们应该问:“还有呢?”第一次是让孩子提高注意力,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就是让孩子提高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可以暗示他这个像什么,不管孩子说的对与不对。指着读就是指着一句话反复的读,比如“我要自己做”,孩子不认识字,每天你指着这句话读2~3遍,到了第4~5天,也许你手才放上去,孩子会自然说出来“我要自己做”,让他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这也是形成好习惯的一个辅助方法,让这些话深刻的印在孩子的脑海中。
6、当孩子阅读到了一定阶段,就要学会做一些情景带入,比如绘画书中一页上有两个孩子在打架,你就问孩子如果你合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你们和书上的孩子一样打架了,你会怎么处理?不要忙着去教孩子的处理方法,让他自己想,这样能扩展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在他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知道怎么去处理问题。当孩子没有遇到涉及安危的问题时,我们不要去剥夺孩子自行处理事情的能力与方法。
7、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要学会坚持每天陪孩子看书,这样的坚持起码在6~12个月,甚至更久,阅读能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想想6~12个月形成孩子未来很多年的读书习惯,不用你天天去监督、苦口婆心的教育,是不是很划算?家长们坚持吧,你们要在内心说:来吧,我们行的。
8、给孩子一个好思维现目前一个社会普遍的现象,“穷人拼学挽翔庠钒历,富人拼思维”,很多家庭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习各种技能,弹钢琴、学绘画、学书法、学心算等等,孩子在这么承重的负担下已经开始麻木,思维不能拓展,上面的技能都是家长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你想孩子在某项技能上有所发展也应该是慢慢循序渐进的引导,让他自行喜欢而学习,不要因为大人的喜欢、或则“我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这句话而剥夺了孩子发散思维的能力。孩子之间玩耍总是喜欢带入奥特曼、怪兽还有其他的动画人物等等,他们会模拟各种动画情形而玩得不亦乐夫,不要去取笑他们,这就是发散思维,也许这是我们正缺少的东西,不是吗?
9、孩子是家长的希望,也许在我们心中,孩子很调皮、不听话,如果满分为10分,我们可能只给孩子5~8分,但是孩子往往给父母的分数是10分,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快乐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