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使用毛巾
毛巾是我们每天生活都会用到的东西,但是知道毛巾使用多久才合适吗?知道如何选购毛巾吗?如何才能保持毛巾的柔软?如何养护毛巾?如何正确的毛巾使用方法?

2、毛巾自然破损的秘密 有人反映,新毛巾使用不久就会出现破洞或者局部脆损,主要原因来源于霉菌。 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发现,毛巾的破洞大多不规则,用显微镜观察脆损变色处,发现纤维表面霉变明显,经水洗后仍能检出纤维霉菌菌落。脆损毛巾都是在洗漱或擦汗后,未晒干就存放入湿热憋闷的容器中,储存越久脆损越严重。 也有新的毛巾一洗就碎。这些毛巾是不经过洗涤退浆的带浆毛巾,其中的淀粉浆恰恰是霉菌的营养基,一旦具备了湿热憋闷的环境条件,霉菌便会迅速的孳生繁殖并分泌出酵素,把纤维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同时汗液中所含的皮屑(包括蛋白质、脂肪、氨基酸以及钾、钠等无机盐类),进一步促进了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繁殖,释放出酸性物质,不仅有利于细菌的生存,而且加速了淀粉和纤维的水解。所以,新毛巾使用后或带有未洗净的淀粉浆,在湿热不通风的环境下就会霉变脆损。 因此,如果您发现毛巾有粘滑感,并伴有恶臭味,应该尽快用肥皂洗净并晾晒于通风处。新生产的毛巾一定要退浆、干透、冷却后再打包存放,切不可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下存放过久,以免发生霉变。

4、怎样使用毛巾 毛巾是一种圈绒织物,蓬松而又稀疏,空隙大,极易隐匿细菌、微生物等致病菌,是造成传播和交叉感染的根源。为了您的健康,我们建议您: 第一、专人专用、专巾专用 从我国国情出发,卫生保健专家们提倡消费者个人使用毛巾数量为“男三(条)女四(条)”,最低标准是“男二(条)女三(条)”。洗脸、洗澡、洗脚用的毛巾一定要分开,以免局部的皮肤疾病传染到全身,同时也是预防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 第二、正确洗晒、定期消毒。洗脸或洗澡时宜先用沐浴露和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干毛巾揩干,这样可以减少人体脏物对毛巾的粘附。毛巾用完后要及时清洗干净,每星期用开水煮10分钟消毒,晾挂处要通风,最好能及时晒干或烘干。不常用的毛巾一定要煮沸消毒并干燥后再放置起来,以免发霉变质。 第三、及时更换,常换常新。这是改变传统消费误区的关键。 第四、必要的特殊处理。如在1.5千克水中加30克纯碱或安全的净洗剂煮10分钟,使发硬的毛巾变得柔软。

6、如何保持毛巾柔软?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毛巾变硬、变粗糙的道理。那么,怎样才能使毛巾保持柔软呢?让我们教您几个生活小窍门,您不妨试试。 第一、将第一、二遍的淘米水倒入锅中,然后把毛巾放进去煮,烧开后再多煮一会再清洗干净米汤水。经过这样处理,毛巾就会变白,而且还有淡淡的米香。 第二、把毛巾放在洗涤液热水中,煮或烫5分钟后,再趁热清洗干净。 第三、每隔一段时间用肥皂、洗衣粉或碱液把毛巾煮沸数分钟,可防发硬。煮沸时毛巾应全部浸没于水中,以免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而改变色度。然后再用清水、温水依次漂洗干净,去水晾于通风处。晾干后,毛巾就会恢复柔软。需要提醒的,毛巾不可长久地在太阳下曝晒,以在通风处自然晾干为好。 第四、将毛巾先用开水煮沸10分钟左右,再用肥皂洗涤,然后用清水充分洗净。最后将毛巾折叠好放入微波炉中,加热5分钟。 第五、将毛巾放在1:4的醋精溶液里,水量不要多,漫过毛巾就行。浸泡5分钟后再进行搓洗,尔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即可。也可使毛巾恢复柔软性。

8、毛巾的妙用 有人会说,毛巾就是毛巾,除了它的清洁外,还能有其他用处?然而,在特定时刻特定环境,毛巾还真的能派上一些用场。 一是、我们在家里使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烧水、做饭,如常备一条浸湿的毛巾放在身边,万一煤气管道或液化石油气喷嘴漏气失火,用湿毛巾往上一扑,再迅速关闭阀门,就能避免一场可能发生的火灾。 二是、厨师炒菜做饭时身边也常放一条湿毛巾,万一油锅起火,便可迅速罩于其上,火就会即刻熄灭。 三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一条湿毛巾顶得上一个防毒面具。秘密在于毛巾的除烟效果。实践证明,在火灾的浓烟中避难时,用一块毛巾捂住嘴和鼻孔,迅速冲出火场便可获得自救。有人做过试验,毛巾的折叠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好,折叠8层的除烟率约为60%。不同湿度的毛巾,除烟率也各不相同,含水量越大,除烟率也越大。含水量达到毛巾的3.3倍时,人的忍耐时间为1分20秒左右。 试验还表明,同样是折叠8层毛巾,干毛巾可滤掉10%~30%的一氧化碳,湿毛巾则可滤掉10%~40%的一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