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Lab原创:如何确定临床研究的结局指标

2025-05-05 04:09:04

临床研究的结局作为研踅字忏蓣究设计PICOS要素之一,其指标可以直接评估研究疗效。研究的意义也取决于终点的选择,擒歙常泺那如何确定研究的终点呢?

通过前期介绍的CONSORT规范,我们也了解到研究需要明确定义预先指定的首要和次要结局变量,包括了解如何和何时进行评价,此外,如果在试验开始后对结局变量进行修改,还必须说明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先要明确定义研究的终点。

根据研究的目的,设立终点指标,并将测量指标的偏倚降到最低。终点指标主要有以下两种:

主要终点(primary end point):只能有一个,作为主要测量指标

-证据等级高;

-尽可能选择灵敏度高、特异度高的明确的终点事件(存活、病死等)作为测量指标;

-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问题,用于建立假设、计算样本量、进行结论统计推断;

-终点判断必须客观、准确,要有专职人员独立裁定。

次要终点(secondary end point):可以几个,但不要太多,作为次要测量指标

-证据等级偏低,不必过度解读次要终点。

临床研究中,终点指标必须是客观的,有公认的判断标准,如治愈、缓解、有效或生存率等必须标明具体判断标准。终点指标可以直接评估患者的感知、功能或存活等,如临床报告结果(ClinRO)总生存率、受试者报告结果(PRO)疼痛指数、观察者报告结果癫痫发作等。而一些血脂、血压的降低等“中间结局”指标,除非有特殊需要,一般不能作为终点指标。此外,终点事件的裁定由第三方终点事件判定委员会盲法公平公正判定。

举个例子:

比如抗肿瘤研究,在Ⅱ期临床试验中确定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一般以疾病无进展生存(PFS)为主要终点,以总生存期(OS)、反应率、无事件生存期(EFS)为次要终点。这里介绍下这几个概念:

PFS:是从随机化开始到疾病进展或任何原因的死亡;

OS:是从随机化开始到任何原因的死亡;

EFS:是从随机化开始到疾病进展,发生第二原发肿瘤或任何原因的死亡。

注意:这里的终点都是从随机化开始算起,而不是从研究治疗那天算起的。因为从随机化开始的话,尽可能避免违反ITT原则以及潜在的bias。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