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不应该“惩罚”孩子
1、对于父母来说,在孩子做出某些不被允许或危险的行为之后,有时候有必要剥夺他的某种特权——这就是惩罚。适当、适时的科学的惩罚,能对孩子起到警戒的作用。促使孩子改正错误,从而收到以罚助教、以罚代教的效果。惩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看父母能否使用得当。父母在惩罚孩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惩罚的力度要适当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转化,那么惩罚的力度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5、禁忌罚了又赏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真正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或食品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

7、就事论事孩子作为受罚者的角度来讲,最厌恶父母“翻旧账”,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可作为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扯西拉、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来,有的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59
阅读量:29
阅读量:36
阅读量:87
阅读量:53